聽新聞
0:00 /
0:00
急診擁塞難解 專家憂惡性循環:台大開10間急診仍會塞

年後全台急診擁塞,已釀成病人躺在急診室地上急救等亂象,衛福部日前急邀各界開會,把矛頭指向流感、腹瀉疫情,卻被第一線醫師打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在臉書指出,理論上醫學中心應該只接轉診,而不該由病人自己想掛號看誰就看誰。不過,醫界人士認為,讓病人在各級醫院急診「晃一遍」再至醫學中心看診,絕非最佳解方。
洪子仁表示,近年急診就醫總量已逐漸獲得控制,今年急診就診量與過去相差不大,但隨疫情、年齡老化,病人疾病嚴重度愈來愈嚴重,加上各科室病床床位不足,才會釀成急診塞床,病人在急診待了48小時都沒辦法住院,「急診只是轉院站,病人無法轉上各科別住院,把急診當住院,才是塞床原因。」
「病人轉診才能來醫學中心急診,不是最好辦法,車禍、急性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病人,難道要先去區域醫院晃一圈?」洪子仁表示,大型醫院急診應收治最緊急的一級、二級病人,這並無疑慮,近期拉肚子、流感症狀病人自己走進醫學中心,造成來診人數增加,但這類病人看完就走,不會留下住院,不是造成塞床的主因。
洪子仁表示,許多病人都想往台大醫院跑,該院情況較為特殊,「台大就算再開10間急診室,還是會爆滿」,反觀全國各家醫院,研判塞床嚴重程度與台大醫院相當者,不超過15家,問題是醫療量能分配,加上病床無法全開造成擁塞等,「是整體醫療現場現況導致,背後不是單一原因,必須從病床管理、護理人力、急診資源分配等共同考量。」
急診持續擁塞,也恐造成惡性循環。洪子仁表示,急診突發性爆量,一年當中總有幾次,這無法避免,根本問題是病床必須打開,收治更多病人,否則急診持續擁塞,年輕醫師疲於奔命,「燃燒殆盡」離開急診科,最終又會導致急診更塞,絕非病人之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