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醫院遭駭客攻擊再添一起 中壢長慎醫院8萬人個資恐曝光

退休生活無聊又不想花大錢出國? 60歲女曝「超省類旅遊」

獨/急診醫學會提出3大建議 拋急診護病比、緊急預備金

急診壅塞狀況難解,急診醫學會今開會議提出三大方向改革,包含建立急診緊急狀態預備金,以及搭配相應作為,如給付護理師、健保住院給付調整、疾病上轉需同意等。本報資料照片
急診壅塞狀況難解,急診醫學會今開會議提出三大方向改革,包含建立急診緊急狀態預備金,以及搭配相應作為,如給付護理師、健保住院給付調整、疾病上轉需同意等。本報資料照片

急診壅塞狀況難解,急診醫學會今召開會議提三大方向改革,包含建立急診緊急狀態預備金,及搭配相應作為,如給付護理師、健保住院給付調整、疾病上轉需同意等。急診榮譽理事陳維恭表示,不論是近期新光三越氣爆或急診塞床,都顯現重大事件發生時資源不足,急診醫學會研擬應變辦法,盼提供給政府參考訂出指引,維持醫療彈性。

「急診基層醫師數量就是這麼多,不可能遇到突發狀況,人就突然冒出來」,陳維恭說,盼政府比照如新冠疫情時給予醫院補助,否則只是道德綁架急診醫師,請他們多做事。今天召開會議提出急診緊急狀態、急診護病比衛生局每日監測等建議,給予急難時願意投入的人鼓勵,希望將危機化為轉機。

陳維恭說,希望政府撥款成立急診緊急預備金,當特殊緊急狀況時傷害醫療運作時啟動,啟動時機須嚴格判斷,啟動時需監控急診病人量連續增加、待床病人增加、24小時滯留病人上升等條件同時存在;預備金可採取多退少補方式運作。

緊急狀態時,急診醫學會盼透過行政力量要求每家醫院的門診、急診病床比例,已達舒緩壅塞效果。陳維恭表示,為增加誘因,希望急診病床健保給付提高2成、門診病房給付降低2成。

他說,承平時期護理師人力就已經吃緊,應在重大事件發生時的緊急時期,增加直接給付護理師的補貼金。同時,放寬診所健保給付,避免診所為了規避健保斷頭而不開診,讓患者湧入急診。而相關經費必定會影響健保總額,因此建議由緊急預備金支出。

會議中討論,希望醫院急診「上轉」需要上級醫院同意。陳維恭說,轉診分成非特定及特定疾病兩方式,特定疾病如重大外傷腦中風等,小醫院無法執行治療只能轉到大醫院;非特定疾病如盲腸炎、闌尾炎等小醫院就可以處理,但因為小醫院無法阻止病人往大醫院看診而上轉,希望這類型的上轉,需要上級醫院同意,否則可以向衛生局或健保署反應處理。

陳維恭呼籲,急診也應該有護病比,護病比是基於照顧品質跟安全,現在醫院護理人力不足,造成病床關床,讓病人統統塞在急診,讓急診變「無底洞」。雖然急診難以精算患者數量,導致推動護病比較為困難,但希望外界了解急診負擔。最後,呼籲各地方衛生局需監測每日各醫院門診、急診病床是否改變。

健保總額 衛生局 護病比

延伸閱讀

急診壅塞不只病毒…林靜儀嘆健保30年 愈長愈歪難翻轉

新光三越氣爆案 急診醫:爆炸5階段傷害、每項都恐奪命

急診壅塞衛福部稱與護理人力無關 台大工會批製造假象

影/逛街遇新光三越氣爆…彰基護理師情侶檔急診魂上身 熱血搶救傷患

相關新聞

阿茲海默症2新藥要價逾150萬 用藥資格須過4關卡

國外兩大阿茲海默症新藥已陸續取得食藥署藥證,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正參考國外資料擬定用藥指引。本報取得初步使用建議,共四大關...

零關稅生效 「紐乳」價格仍未降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然而市售約一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一二○元,業務通路價格...

台大公衛專家:3月超額死亡降 但麻疹疫情創6年新高

國內因急診壅塞,病人延後治療及新年假期等原因,2月超額死亡達29%,創新冠疫情後新高。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

監所醫療費缺口 擬挪罕病預備金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造成醫療需求增加。健保總額歷年編列用於監所醫療預算未大幅成長,去年產生二...

近5年嬰幼兒受虐增 逾8成父母下手

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但嬰幼兒受虐比率卻逐年升高,衛福部保護司最新統計顯示,平均每年接受二千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九成三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