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日餵嬰喝蜂蜜水 兒醫:這4種食物即便煮過也不該給小孩吃

中國河南省一名才出生52天的嬰兒,因為阿嬤日日餵他喝蜂蜜水,導致他嚴重腹脹、呼吸困難,送醫後甚至一度命危,經檢查發現可能是肉毒桿菌中毒。「傑登醫師」在臉書呼籲,包括蜂蜜水在內的共4種食物,即使煮過,也不該給小孩吃。
「傑登醫師」說,雖然高溫煮沸可以去除大部分細菌或病毒,但有些食物即使煮過,對小朋友來說仍然不安全,家長需特別注意,包括「銀杏果(白果)」、「含酒精料理」、「蜂蜜」,及「未保存好的食物」,即使加熱煮過,也不能給小孩食用。
以「銀杏果(白果)」來說,「傑登醫師」表示,因為銀杏果含有天然毒素,如銀杏酸、氰化物及4-甲氧基吡啶,這些成份可能引發小孩噁心、嘔吐、腹痛,甚至抽搐,雖然經由烹煮可降低毒性,但仍無法完全消除。成人一次食用10至50顆煮熟的白果就可能會中毒,兒童的耐受劑量更低,少量即可能中毒。
第二則是諸如像薑母鴨、羊肉爐之類的「含酒精料理」。「傑登醫師」解釋,酒精即使煮過也不會完全消失,若是快炒約2到3分鐘,酒精的殘留量約在75%至85%,若是燉煮約2小時,酒精的殘留量約在5%-10%,燉煮2小時能有效揮發大部分酒精,但湯汁或醬汁中仍可能殘留少量酒精,建議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避免食用含酒精料理。
再則就是看似無害的蜂蜜。「傑登醫師」解釋,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孢子,且這些孢子耐高溫,嬰兒的腸道無法抵抗,食用後可能引發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1歲以下的寶寶,無論是生蜂蜜還是煮過的蜂蜜,皆不適合食用。
最後則是未保存好的食物。「傑登醫師」提醒,食物放在室溫下太久,可能會孳生各種細菌和黴菌,尤其像粿條、濕米粉或黑木耳,甚至還可能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就像之前的寶林茶室事件,加熱也不一定能去除毒素,大人和小孩都應避免食用未保存好的食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