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 衛福部估還要持續2至3周

近期類流感患者就醫爆滿,創下十年來新高,外加諾羅病毒肆虐,造成各家醫院急診壅塞,圖為醫院急診區。記者曾原信/攝影
近期類流感患者就醫爆滿,創下十年來新高,外加諾羅病毒肆虐,造成各家醫院急診壅塞,圖為醫院急診區。記者曾原信/攝影
春節以來各大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昨與全國急救責任醫院進行視訊會議,次長林靜儀在會中拜託各醫院院長加強院內床位調度彈性。衛福部醫事司估計,此波急診壅塞恐再持續二至三周。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諾羅、流感非新興傳染病,但每逢秋冬不斷重演急診塞床,衛福部應強化調度轉診機制。

另外,衛福部於會後公開呼籲,民眾輕症到基層診所就醫,讓醫師評估轉診,「不要小病就衝到大醫院急診等著被救」。但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表示,衛福部呼籲民眾分級就醫固然正確,但不能完全解決急診壅塞問題,政府應挹注資源,並且訂定明確的就醫、轉診指引,盼危機變成轉機,才能留住醫護。

衛福部繼上周六緊急與急救責任醫院開會,昨天再度舉行會議討論病房調度及收治量能調節。衛福部統計,今年春節急診來診量每天平均三萬七千人,高於去年平均二萬七千人;上周春節假期結束後,才下降至單日二點七萬人次。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今年年假期間低溫讓心血管患者增加,又遇流感、腹瀉高峰期,造成急診醫護人員苦不堪言;現在氣溫稍微回暖,但昨天全國急診來診量仍有二點二萬人次,推估急診壅塞還會持續二至三周。

林靜儀說,大型醫療院所應增加病床調度彈性,如不急迫的住院患者延後住院,或協助患者出院、下轉,或彈性調整不同科別病房收治。她表示,春節期間腹瀉、類流感患者各占急診就醫二成,呼籲民眾就醫分流,看診更有效率。

陳維恭表示,就算民眾分級就醫,最多只能降低一半的來診量,如半夜腹瀉難耐也只能求助急診;若只是指責民眾亂投醫,反而是對病人的汙名化,醫院掛號費不便宜,相信民眾並不會花費近千元只是看小病。面對急診爆量,醫院現在硬著頭皮苦撐,絕不可以當作常態,政府應挹注資源,訂定明確指引。

護理人力缺乏醫院紛紛關閉病房,造成急診患者等不到住院病房,更有患者在急診治療二周的情形。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說,過往春節後才出現護理人員大離職潮,但醫療環境日漸惡劣,今年過年前已經出現離職潮,護理人員不願意等領年終完再走,還有很多工作五、六年的中生代護理人員離職,這都是重大警訊。

「沒有護理人員開不出床是事實,新進護理人員恐難承受壓力而離開職場。」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說,雖然護理師已漸回流,但政府相關資源與政策應盡快到位,否則仍會加速護理人員流失。陳玉鳳表示,衛福部再不正視環境問題,包括給足額加班費、改善低薪、跨科不合理調動等,「未來急診不只是壅塞,將是直接癱瘓」。

傳染病 患者 春節 林靜儀 衛福部 護理師 醫護人員 類流感

延伸閱讀

衛福部揭腹瀉占2成 台大急診醫曝塞床主因:降溫+人力不足

急診壅塞但半數患者是輕症 林靜儀拜託大醫院協調病房

流感、諾羅讓急診塞爆 林靜儀:明再開會講「這件事」

大S猝逝搶打流感疫苗 林靜儀曝1族群接種率低:疫苗不是紓解緊張用的

相關新聞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