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自殺率攀升 民團籲擴大死因回溯、成立調查委員會

台灣兒少自殺率高,衛福部已擬定兒童及少年福利及權益保障法,除更名為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外,也將兒少事故傷害防制納入條文。民團表示,現行兒少自殺原因,缺乏個案調查及原因分析,應擴大兒少死因回溯年齡,跨部會分析兒少死因,擬出對策。
台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說,現行台灣兒少自殺防制,強調早期通報、即時發現,但衛福部統計,15至29歲兒少自殺率持續提高,2022年自殺死亡人數49人,較上年增加12人,14歲以下自殺通報個案,也達到3千餘人之譜,政府應提出更多面對身心壓力的對策。
張祐嘉表示,目前政府統計的自殺資料,來自責任通報,而非個案調查,應成立國家級兒少自殺原因調查委員會,同時擴大死因調查,串連警政、衛生、教育部門,檢視並分析兒少自殺、自傷死因,盤點教育政策、醫療資源,提升兒少身心健康。
國教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近期多項修法措施,包括民法懲戒權刪除等,已嚴重影響家長管教全,連帶讓自殺防制變得困難,當情緒障礙孩子出現自殺意念或行為時,家長必須留意不可涉及懲戒的情況下,恐難阻止憾事,甚至變為違法,兒少權法衛福部草案版本,目前都是「管理型」修法,且盲目追求國際趨勢,反而會讓國內家長教育變得困難。
立法委員林月琴表示,國內長期缺乏完整的兒少死因回溯機制,影響自殺防治成效,既有兒少事故傷害防制機制也鬆散未能發揮實際效益,欠缺完整的「傷害」監測數據,而兒少自殺人數攀升,與網路成癮、性影像等數位化世代問題有關,兒權公約已明訂,各國應有兒童數位內容主管機關,國內政府部門應盡外協調,決定到底誰來主責網路治理。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目前兒少死因回溯數據統計,已區分出事故死傷,但究竟是意外事故如車禍意外等,或照顧不慎造成的死因,還是孩童自殺導致,必須跨部門進行數據分析,衛福部會將民團意見,帶回與各部會共同研擬。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