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汽車關稅引憂!美股早盤開低 通用挫8%、特斯拉逆勢漲2%

捨棄百萬年薪!她靠自動販賣機月入30萬 每周僅上3天班

冬季易胃食道逆流、便祕?醫:胃潰瘍患者多見於1至2月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冬季時由於人體內分泌與飲食習慣,容易有腸胃道不適症狀。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冬季時由於人體內分泌與飲食習慣,容易有腸胃道不適症狀。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冬季日夜溫差較大,容易有胃脹氣、胃食道逆流、便秘等消化道疾病。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此時由於人體內分泌與飲食習慣,相關疾病的患者遍及各個年齡層,建議一有持續數天的疼痛悶脹等腸胃道不適症狀,應立刻就醫。

邱展賢說,冬季較冷的天氣、溫差較大的環境,刺激人體內分泌系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相互作用下,當身體為了留住更多能量、副交感神經較占上風時,食慾就會大增,導致分泌較多胃酸,進而引發胃食道逆流,或因為飲食上偏好麻辣火鍋造成胃潰瘍,也可能由於暴飲暴食,造成腸胃脹氣,再者活動量少、補水量不足,更會導致便秘的情況。

邱展賢以過往為患者診治的經歷提到,「冬季寒流報到,除了容易導致心肌梗塞、中風,診間也會有不少胃潰瘍引起的胃出血患者。」針對各個年齡層的腸胃不適症狀,他表示,50歲以下的年輕人由於年節聚餐、春酒活動,容易吃太多導致腸胃脹氣,若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也可能因為環境溫差過大,出現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胃出血或便祕等情況,若為胃潰瘍患者,多會在每年1至2月就醫,或回診治療與拿藥。

針對秋冬季保養腸胃道健康的生活習慣,邱展賢提醒,包括飲食定時定量、關注自身健康情況,並可多吃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食物,也要保持心情舒暢、做好保暖措施。

一、飲食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也不要為了減肥餓過頭,可據生理時鐘、工作性質的差異性,盡量保持早、午、晚的三餐習慣。

二、留意身體情況:先天體質容易有消化道不適症狀者,應遵照醫囑按時服藥,若有持續數天疼痛悶脹,或症狀加重至無法忍受時應盡速就醫。

三、吃蛋白質食物:植物性蛋白質包括黃豆、黑豆、毛豆,或以其製作而成的豆漿、豆腐,或動物性蛋白質,包括雞蛋、雞鴨魚豬牛羊的白肉,還有牛奶等乳製品,有助於保護胃黏膜,防止胃酸過度侵蝕。

四、留意保暖措施與維持心情舒暢:低迷的情緒,會影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進一步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容易引發腸胃道不適症狀,或加重原有的病情,因此應盡量保持心情愉快、在家或出門時穿戴足以禦寒的保暖衣物,此外也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

患者 蛋白質

延伸閱讀

溫差大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醫師:注意頭頸部保暖

低溫來襲 長者、三高族注意外出時間避開溫差

春節連假急診忙翻 屏基:近9成腸胃道不適、呼吸道感染

氣溫驟降如何避免猝死?醫提醒6生活習慣 牢記天寒起床5字口訣

相關新聞

「焚風故鄉」大武創今年最高溫36度 民眾喊受不了 :這不是春天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台東地區發布焚風高溫,其中,有「焚風故鄉」稱號的大武鄉,今天上午11點39分測得36度...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TPASS 2.0首月回饋來了!3.6萬張電子票證今起開領

為擴大TPASS政策嘉惠範圍及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交通部於2025年1月推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