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洲盃資格賽/中華隊19顆三分球 大勝泰國62分晉級正賽

防長出面滅火!遭爆將聽取機密簡報 馬斯克撂重話:會找出洩密者

自稱「懷孕日女」 金髮YUKI假義消身分曝光!法院認證「男兒身」

台中一名大學教授小孩聽力受損 媽媽自責12歲才發現

純音聽力檢查儀。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純音聽力檢查儀。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國內學齡前聽篩不統一,難揪出聽損兒,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副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副系主任羅敦信今指出,最近獲悉與他同校任教的一名教授孩子,直到12歲才發現聽力異常,「媽媽非常自責」。

羅敦信說,12歲孩子最近發現戴耳機聽音樂時,一邊耳朵聽不見,但令人疑惑的是為何聽力篩檢都未發現異常?目前各縣市聽篩做法不一,台中以往由家長填寫幼童聽力評估問卷調查,稍嫌不足,還是建議由專業聽力師以專業聽力篩檢儀器為孩童做檢查,才能較完整,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最近進入非營利公立幼兒園做聽篩,就是希望揪出聽損兒,畢竟這會影響一輩子。

台中市採取全市幼園整合式健檢,以往由家長填寫幼童聽力評估問卷調查,2024年起醫師直接入園以耳鏡檢查,但此法仍遭到質疑不足。

微聽損關懷聯誼會共同創辦人何心婕痛心說,國人聽覺保健意識不足,導致無法在第一時間有效查覺聽損,家長如何從填問卷發現孩子異常,其次,一般醫師只用耳鏡,未使用專業聽力篩檢工具,顯然台中這名女教授小孩就是被「漏接了」,難道盧秀燕媽媽市長還聽不見聽損兒及家長的心聲嗎?

台中市府衛生局長曾梓展是耳鼻喉科醫師,但還是「漏接了」,實在非常痛心。家長正在串聯聽力保健連署書,連署書連結:https://reurl.cc/jyENVM

曾梓展表示,台中市2023年試辦,2024年醫師全面直接入幼兒園,針對4至5歲幼兒以耳鏡檢查,原編列500萬經費,預算不足花了1千萬,目前配合中央政策,以推行新生兒聽力篩檢為重點工作,維持現階段學齡前整合式健康檢查的聽力檢查工作內容,以台中這名教授小孩12歲才發現聽力異常,亦必須了解是否是後天漸進式病症造成,未來會持續關注醫療實證、中央及其他縣市兒童聽力保健政策及各界建議,作為政策修正參考。

曾梓展說,聽力師公會推動聽力師以專業儀器篩檢,他可以理解,但就他以耳鼻喉科醫師專業立場來看,純音聽力檢查儀若在戶外使用,會遭到許多噪音干擾,精準度不足,不可信賴,他認為應該在室內密閉式空間完成,未來他會再找專業耳鼻喉科相關學會協會討論請益。

中國醫藥大學的副院長,新生兒聽力專家陳光超醫師表示,可分成篩查及準確性兩方面來看,就準確性而言,他認為聽力師公會建議由聽力師在室內以純音聽力檢查儀檢測較為精準的,但小小孩必須乖乖配合戴上耳罩;就篩查部分,台中市由醫師入園檢查,初步發現有問題再轉介醫院檢查,精準度當然不如上述做法。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學生,正在為台中一家非營利幼兒園幼童做聽力篩檢。照片/羅敦信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學生,正在為台中一家非營利幼兒園幼童做聽力篩檢。照片/羅敦信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 台中市 醫師

延伸閱讀

聽損太晚矯正 17歲少女變社恐

【即時短評】狗吠火車…聽篩無SOP 各單位踢皮球

學齡前聽篩不統一 難揪出聽損兒

大S病逝...台中瘋搶疫苗 預約平台中午急關 燈會催打恐喊卡

相關新聞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