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寒流來襲全台猝死案例增 醫曝最危險「1取暖方式」恐致命

寒流來襲,全國昨天獲報內科心肺功能停止(OHCA)者共計54人,累計2月1日至8日共415人。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寒冷的初春,許多人喜歡喝上一杯酒來「暖身」,但這種行為其實暗藏危機,是「不暖反致命」的隱形殺手,醫學研究與專家警告,寒冷天氣,喝酒不僅無法真正保暖,還可能增加失溫與猝死的風險。
為什麼喝酒會讓人感覺「暖」?黃軒今天在臉書粉專指出,喝酒後,酒精會刺激血管擴張,讓更多血液流向皮膚表面,但這種「暖意」只是短暫的假象,實際上加速了體熱的散失,導致身體核心溫度下降,增加失溫風險,且酒精會影響下視丘,影響人體的溫度調節,使身體無法有效應對寒冷,並麻痺了對寒冷的感知,讓人忽略低溫的威脅,進一步減少防寒措施。
黃軒說,寒冷天氣下,喝酒不僅可能導致失溫,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負擔,特別是患有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因酒精會刺激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甚至醉酒後嘔吐可能導致呼吸道堵塞,進一步增加猝死的可能性。
民眾應採取正確的保暖方式。黃軒說,與其依賴喝酒「暖身」,應採取科學保暖方法,安全度過寒冷的天氣,包括穿著多層衣物:採用「洋蔥式穿搭法」,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應多吃熱食和辛辣食物,如薑湯或辣椒料理,增加熱量,幫助身體產熱。寒冷時,應使用暖氣設備,保持環境溫暖,最後是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降低猝死風險。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