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搭經濟艙飛長途航班生存指南 建議起飛前千萬別做一件事

MLB/道奇日籍3星策畫晚宴 山本由伸透露菜單有壽司和烤雞肉串

屏東縣3鄉上月零新生兒 鄉長嘆兩年10多張紅帖、100多張白帖

屏東縣枋山鄉今年1月、去年12月新生兒登記均為0,圖為枋山鄉街景。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枋山鄉今年1月、去年12月新生兒登記均為0,圖為枋山鄉街景。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人口數跌破79萬,今年1月底縣內總人口數78萬8785人,屏東縣33鄉鎮市,今年1月出生人數283人,有3個鄉出生登記零,分別枋山鄉、獅子鄉與麟洛鄉。其中枋山鄉今年1月、去年12月,出生人口登記均為零,枋山鄉長羅金良嘆,上任兩年來,收到約10多張紅帖(喜帖)、100多張白帖,生不如死。

屏東縣枋山鄉是通往墾丁門戶,鄉內狹長,南北長達32公里,鄉內4個村,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人口今年1月底統計4960人。

「收到喜帖會特別開心,上任至今兩年,才收到10多張紅帖、白帖100多張」,枋山鄉長羅金良嘆,他去年提高生育津貼補助,第一胎2萬元,第二胎4萬元,第三胎8萬元,第四胎10萬元,第五胎12萬元,另外也有結婚補助1萬元,少子化,老年人口一直增加。

枋山人口外流,羅金良說,枋山產業主要芒果、洋蔥。有年輕人願意回來顧芒果,又以加祿村年輕人回來較多,傳承產業,但現今面臨缺工,工人難請,恐影響地方產業,要提升地方產業,沒有就業機會,年輕人都跑到外面。

羅金良說,枋山鄉公立幼兒園學生越來越少,今年7月將縮編,鄉立幼兒園學生今年預計畢業10多人,全部約50多名學童。

一樣在恆春半島,枋山鄉旁獅子鄉是山地原住民鄉,今年1月出生人口登記也是零,獅子鄉長朱宏恩說,公所提高生育津貼補助,一胎1萬,兩胎2萬元。也有結婚補助,一方設籍獅子鄉就可領1萬,男女都設籍就可領2萬元。

朱宏恩說,獅子鄉全鄉人口數4895人,8村15部落,鄉內人口大都往中北部發展,鄉內今年加強地方創生產業行銷,透過在地推動觀光培育人才,想辦法讓年輕人有認同感。

緊鄰屏東市都會區的麟洛鄉今年1月出生人口登記0人,麟洛鄉7村,全鄉人口數1萬500人。麟洛鄉長鍾慶平說,公所也有生育津貼,但只是杯水車薪,大家都會比較哪個地區設籍的福利較好,城鄉差距就此拉開了。

屏東縣府民政處指出,新生兒出生依規定60天內登記。枋山鄉今年1月沒有出生通報,麟洛鄉、獅子鄉都有出生通報,麟洛鄉3人,獅子鄉1人,出生通報是指生母是該鄉設籍人口。枋山鄉去年12月出生通報3名,但最後兩個登記在里港鄉、1個登記在屏東市。

屏縣府民政處指出,屏東縣提高生育津貼補助,縣民可以跟公所生育津貼補助同時領取,縣長周春米上任後第一胎補助2萬元,去年宣布,今年起第二胎補助3萬元,今年1月申請第二胎補助93人。

屏東縣 獅子 生育

延伸閱讀

苗栗縣人口「生不如死」 獅潭高齡化嚴重人口跌破4000

苗栗通霄祭出11萬元生育補助 人口排序打出漂亮「翻身仗」

影/屏東市凌晨驚傳住宅火警 烈焰竄天 1死1傷

147年客家文化資產 屏東佳冬元宵前夕辦「拜新丁新枝」見證四代同堂

相關新聞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台東規模5.7地震威力相當「0.18顆原子彈」氣象署:是獨立事件

地牛翻身,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第114070號地震報告,台東今天下午1時9分發生規模5.7地震,震央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

明起4天雷雨狂炸!周日低溫急凍僅10度 下周挑戰寒流

今天天氣穩定溫暖,但明天起受鋒面影響,一連4天全台各地都要注意陣雨或雷雨,周六還有強烈冷氣團接力,周日氣溫明顯轉冷,中央...

迎「多死社會」 台灣準備好了嗎

內政部統計,台灣已連續十四個月人口負成長,根據國發會資料,推估到二○三一年,台灣死亡人數(廿二萬人)是出生人數(十一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