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爾人氣地標COEX傳火警!餐廳狂竄濃煙 緊急疏散民眾

日本長野爆重大車禍!4學生駕小客車撞橋身亡 車輛嚴重毀損

iPhone 17 Air有夠薄!iPhone 17系列厚度比較 他驚豔:一摸就不想換其他型號

台大醫被高薪挖角?知情者曝動向:診所不會花70萬挖人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天在自己的新書發表會提到,新竹台大分院有4名神經外科醫師,被70萬高薪挖角,暴露健保錯置,年輕醫師「用腳投票」離開救命科別;圖為新竹台大分院。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天在自己的新書發表會提到,新竹台大分院有4名神經外科醫師,被70萬高薪挖角,暴露健保錯置,年輕醫師「用腳投票」離開救命科別;圖為新竹台大分院。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天在自己的新書發表會提到,新竹台大分院有4名神經外科醫師,被70萬高薪挖角,暴露健保錯置,年輕醫師「用腳投票」離開救命科別。此話在醫界投下震撼彈,引發正反論述,一名知情人士指出,4名離開台大新竹分院的醫師,有人仍從事神經外科工作,也有人是被調回台大總院。

吳明賢昨提到,年輕醫師倍高薪吸引,選擇離開本業,對醫療體系是一大損失,且自己當院長的薪水也沒有70萬,盼制度改變,讓更多年輕醫師選擇救命科別從業。

但有知情人士指出,台大新竹分院離職的4位醫師,有人被調回總院,有人至成大醫院神經外科任職,有人轉戰診所服務慢性疼痛患者,另一人轉行目前任職地點不明,但「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除非名氣夠響亮,一般診所不會用70萬高薪挖角醫師。」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神經外科醫師若手術量大,在私立財團法人醫院,每月月薪70萬並不少見,甚至「只能算是還好、一般」,但因薪資制度差異,在公立醫院醫師薪資要達70萬元,確實不常見。

洪子仁表示,年輕醫師不願走救命、急診科別,是健保給付與醫師承擔的風險沒有成比例導致,年輕醫師不願從事高風險、報酬不成比率科別,不少人擔任重症醫師一段時間,就轉而至醫美中心等風險程度較低,待遇還不錯,但生活品質明顯提升的科別,不必再24小時待命,或承擔醫療事故、醫療糾紛風險。

知情人士也提到,醫院醫師必須隨時待命,半夜接到電話就必須出門處理瀕死病人,或動手術幫病人打通血管,這已導致神經外科、心臟科等急重難科醫師,幾乎人人都有幻聽,主治醫師未納入勞基法保障工時,所以即使半夜待命、出勤,隔天仍要繼續看門診、查房。

「為何以前的醫師可以,現在不行?」知情人士說,老一輩醫師強調「醫德」,但卻犧牲了自身健康、與家人相處,年輕一輩醫師,希望工作有安全保障、被尊重,也重視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若一再強調醫德,反而會讓更多醫師轉行,最終恐讓「學霸不選醫學系」,醫學系門檻降低,台灣走向公醫制,薪水「餓不死,但只能勉強到中產階級程度。」

台大醫院 醫師 風險

延伸閱讀

台大院長曝醫師為70萬薪出走 蘇一峰:該檢討的是國家醫療制度

2025台北國際書展/前副總統陳建仁蒞臨愛徒新書發表會 吳明賢活出行俠仗醫生命之道

影/台大院長吳明賢新書「行俠仗醫」 許金川讚:醫界新約聖經

「行俠仗醫 以醫弘道」台大院長吳明賢明下午簽書見粉絲

相關新聞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