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得流感不一定發燒 醫強調3徵兆速就醫:併發重症恐致「大白肺」

農曆年後,將又再一波流感疫情,而大S流感猝死效應,引發民眾搶打疫苗。國泰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崔可忠表示,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傳染力高、病毒變異快速,抵抗力差的高危險群,感染後容易導致併發症。有些老年人罹患流感不一定會有發燒症狀,易忽略肌肉痠痛、疲憊感,延遲就醫時間。
崔可忠說,年紀愈大、抵抗力愈差、流感重症風險愈高,不過,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應,表示身體啟動免疫防禦機制。但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普遍下降,有些人可能出現「低燒」,僅體溫些微升高,誤以為只是一般感冒。他強調,若長輩有胸痛、呼吸困難或急促、痰液變濃等徵兆,應儘速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崔可忠指出,在流感併發重症的個案中,不幸死亡的患者大多為幼童、老年人,主因還是身體的抵抗力。但是年輕人若有肥胖問題、抽菸習慣、缺乏運動、作息不正常等,也恐增併發重症的風險。再加上目前年輕人、中壯年族群施打流感疫苗的比例並不高,呼籲各年齡層都要提高對疾病的警覺性。
「流感並非只是重感冒。」崔可忠說,流感造成併發症的機率比其他呼吸道疾病高很多,尤其是病毒破壞免疫系統,併發細菌感染時,可能進一步變成肺炎,X光一照,整個肺部都變白,氣體無法順暢交換,患者嚴重喘咳、呼吸不過來,必須靠插管治療。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表示,新冠疫情之後,民眾出國旅遊頻繁,各國機場宛如「病毒大熔爐」,尤其是長時間待在狹窄的機艙內,很難維持良好的社交距離。他呼籲,只要符合公費流感疫苗的資格,就應該接種疫苗,提升群體免疫力並降低個人重症風險。
很多人擔心疫苗的副作用,其疼痛、紅腫、發燒、倦怠等輕微反應約1、2天內即可恢復。「與其擔心疫苗的副作用,更應該考量染病後的嚴重性」,陳志道說,流感因為比一般感冒易引發重症,所以才研發疫苗,從公共衛生政策的角度來看,全民都應該把預防醫學當成重要的健康促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