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貿易對話啟動 川普計畫與習談話 美貿易代表本周與中方會談

北市中山商圈20米斑馬線超浮誇 「車卡上面」...行人、車輛都地獄

楊梅休息站4死 高公局:設施沒問題「勿依賴輔助駕駛」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分隔島4死4傷車禍。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分隔島4死4傷車禍。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25日晚間發生電動車自撞分隔島4死4傷車禍,高速公路局今表示,確認休息站入口設計都有符合規範,包含減速提醒、速限標示和地面標字,未來也會額外增設警語,另提醒駕駛人不要依賴車輛的輔助駕駛系統。

高公局說,事發的該路段都依照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另為提醒用路人減速,沿線自主線依序降速100->80->60,並設有相關速限標誌及地面標字。

依事發地點發生的5件自撞事故資料分析顯示,事故原因「主要為使用行車輔助系統、疲勞駕駛、分心駕駛」等,都屬於用路人操作或個人身心狀態所導致之交通事故。

而為加強提醒與警示,高公局已陸續增加交通工程設施,包含增設路面速限標字、交通桿、導標、護欄設反光浪板、跳動路面減速標線、及去年10月28日再增設視覺化減速標線,以強化警示效果及促使用路人依循車道標線行駛。

有關民眾反映該路段採用水泥護欄太堅硬部分,高公局表示,考量國道車速快,與進入休息站的車輛須有區隔設施,因此比照國道中央分隔帶作法,採取水泥護欄方式,以避免車輛失控衝入休息站;另為增加車輛操作失誤緩衝效果,現場都已設有注水式交通桶及交通桿等警示設施,以提醒用路人小心駕駛。

高公局表示,近期將再在路段增設警示標誌,提醒用路人注意前方速限降低應小心駕駛,及手握方向盤不依賴輔助駕駛,並擴大槽化區範圍,及每2公尺加密設置雙排360度強化玻璃標記,強化警示效果。

高公局呼籲用路人,輔助駕駛系統仍無法偵測道路所有情境因此有其盲點及限制條件,包含與前車速差過大、前車未行駛於車道正中間、行駛路型特殊、前車行駛間突然轉向或切入、特殊路況天候及前車外型特殊等6種情況。

尤其開車進出高速公路交流道時,包含各交流道、地磅站、服務區、休息站等都屬於輔助駕駛系統使用盲點的路段。

高公局指出,符合前述行駛路型特殊及前車行駛間突然轉向或切入等2種情境,「強烈建議不要使用輔助駕駛系統」,因輔助駕駛系統極可能無法正確辨識出入口匝道;此外若開啟輔助駕駛,也應全程手握方向盤並注意車前狀況、保持安全距離,以確保行車安全。

高公局籲請用路人善用1968 App的推播功能,目前1968 App「自訂推播」功能中有「特殊路段推播」,用路人可依需求選擇欲通往之交流道或服務區(休息站)等,系統於車輛即將抵達時會主動提示,駕駛人可即早應變。

另外,高公局再次強調,切勿超載且上車後所有車上人員均應依規定繫妥安全帶,其中兒童乘坐於汽車後座,4歲以下應使用幼童用安全座椅;4至12歲則應使用安全座椅或增高墊,以維自身安全。

輔助駕駛 高公局

延伸閱讀

小年夜國道路況 高公局估上午7路段塞車

影/楊梅休息站火燒車4死慘劇!警民第一時間衝現場 持滅火器、剪安全帶救人

楊梅休息站自撞「年前遇死劫」 電動車內4死相驗…駕駛成焦屍無法抽血

楊梅休息站車禍4死4傷悲劇相驗 他悲慟姊夫一家和孩子遇劫

相關新聞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