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旅客拿備品多付錢 民宿憂差評
旅宿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最近引發爭議,學者認為,由奢入儉難,國人適應會有不短的陣痛期;但解方不難,只要讓旅客入住時擇其所需,就能化解不必要的誤會。
嘉義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教授蕭至惠表示,國人已經習慣「旅館內什麼都有提供的套餐形式」,因此,短期內不管政府有無大力宣導,基於「由奢入儉難」的慣性,國人勢必有一段為期不短的陣痛期,才能逐漸適應。
蕭至惠說,不供應一次性備品是為減塑的「利他」政策,但多數人的觀念常是利己凌駕於利他,若不調整宣導作法,政策恐難順利推動。
花蓮民宿協會理事長林徐則鈾說,業者都配合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若住房客索取,有些採免費,但也有業者因為支持政策,也希望減塑,會收取費用。但發現,有些旅客來花蓮遊玩,因天數較長,入住不同民宿,對收費的民宿,就給較不好的評價。
「有比較就有傷害。」游姓民宿業者說,新法並未限定免費或付費提供,有模糊空間,若有明確規定,較不會造成困擾。
君品酒店表示,集團二○二○年起不主動提供備品,同年七月取消提供刮鬍刀、牙膏牙刷等一次性備品,沐浴乳改以大瓶裝,在顧客入住前寄信提醒自備。
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建議,旅宿業可在旅客訂房區或入住時說明規定,並讓旅客勾選自備或需要(購買)的備品,若全數自備,可考慮提供優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