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如何避免猝死?醫提醒6生活習慣 牢記天寒起床5字口訣

寒冷、溫差大的天氣往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時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臉書分享避免「起床猝死」的方法,幫助高風險人群安全度過這個冬天。
黃軒醫師表示猝死發生的地方,有70%都是在家中臥室、浴室或客廳,也時常發生在早上6點到10點的冬季,原因是忽然或連續的冷熱交替,例如從溫暖的被窩起床到寒冷的室溫環境,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這樣的一縮一放再加上清晨的低溫,除了進一步加劇血管痙攣,也會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在家中引發猝死。
他整理6個降低猝死風險的生活習慣,包括緩慢起床、穿著保暖、避免溫差刺激、起床後暖身、規律作息及監測健康狀況,並建議在寒冷早晨起床時要記住「慢、熱、起、穿、行」5字口訣。
1. 慢慢「開機」起床
可以分段起床,避免從溫暖的被窩中突然起身,醒來後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最後緩慢下床。
起床前進行簡單的床上伸展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身體逐漸適應環境溫度,減少因溫差引起的心血管負擔,起床時也可利用被窩中的溫暖環境進行簡單的按摩,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
2. 保暖措施
起床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特別是襪子、帽子和手套,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身體,睡前也可在棉被外加一層毯子。
3. 避免溫差刺激
避免突然接觸冷空氣,從溫暖的室內到戶外時,應逐步適應溫差,切勿直接暴露在寒冷環境中。建議將室內溫度維持在20-24°C,特別是在清晨和夜晚,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可使用暖氣或空調時,確保設備運行安全,並定期清潔以保持效率。冬季使用暖氣可能導致空氣乾燥,建議使用加濕器將室內濕度維持在40-60%,以減少乾燥引起的不適。
4. 起床後的暖身措施
起床後喝一杯溫水,有助於提升體溫,促進血液循環,並減少血液黏稠度。
避免過早晨練,建議在上午10點後或氣溫回升時進行,並選擇適度的運動。也要避免剛起床或剛進門後立即洗熱水澡,或冷水去洗臉刷牙導致在浴室猝死,應先讓身體逐漸回暖。
5. 規律作息與心理調節
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避免熬夜或過度疲勞。寒冷天氣容易引發情緒低落,建議透過聽音樂、與家人交流等方式保持心情愉快。
6. 監測健康狀況
高血壓患者應定期在早晨起床後監測血壓,確保血壓穩定,並按時服用降壓藥物。如果出現胸悶、頭暈、心悸等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尋求醫療幫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