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九天連假將至 醫師四點提醒避免春節症候群

板橋亞東醫院醫師李耀東提醒民眾因節制飲食、飲酒有度、規律作息、放鬆心情,避免假期間飲食失衡。圖/亞東醫院提供
板橋亞東醫院醫師李耀東提醒民眾因節制飲食、飲酒有度、規律作息、放鬆心情,避免假期間飲食失衡。圖/亞東醫院提供

下周28日就是除夕夜,及將迎來長達九天春節連假,板橋亞東醫院醫師李耀東提醒民眾因節制飲食、飲酒有度、規律作息、放鬆心情,避免假期間飲食失衡、作息紊亂、過度應酬以及心理壓力,導致假期結束後極度疲憊,甚至引發潛在健康問題的春節症候群。

亞東醫院精神暨身心醫學部李耀東醫師表示,春節症候群是因生活模式突然改變所導致的身心不適,其成因可能包含假期期間的飲食失衡、作息紊亂、過度應酬以及心理壓力等多方面因素。

李耀東解釋,消化不良與腸胃問題、過量飲酒、熬夜導致的睡眠不足、過敏與皮膚問題,以及因親友談話而引發的心理壓力和焦慮,都是春節症候群常見症狀。

李耀東建議,每餐應掌握適量、細嚼慢嚥原則,避免暴飲暴食。此外水是最好的飲品,能促進消化、代謝及排便,因此建議多補充水分,避免選擇含糖飲料或酒精性飲品,保持身體的清爽和健康。聚會飲酒可預先設定飲酒上限,避免過度融入氛圍而攝取過量酒精。

與親朋好友相聚時適度抱怨生活雖能起到情感取暖的作用,但舒緩心情後應盡量保持正向思考,為彼此注入更多積極能量。在情緒調適方面建議練習冥想或深呼吸技巧,有助於快速穩定情緒與放鬆身心。

與家人一起進行輕鬆的運動如跳繩、羽毛球或簡單的伸展操,不僅能促進全家人的健康,還能增進家庭凝聚力。避免長時間從事靜態活動如打牌或看電視,建議在久坐之餘適時起身活動。

面對親戚過度關心應以健康心理態度應對,提前準備好應對策略,若感到壓力過大可抽出時間獨處,翻閱學生時代留下的書籍、物品,或家族相簿,重溫過去的溫暖回憶。這樣的舉動能幫助心情回到最放鬆、最安全的狀態,有效減輕壓力。

春節後許多人可能會感到上班提不起勁或容易疲倦。李耀東指出適當調整作息和飲食有助於快速恢復狀態。回到工作崗位仍感到身心未恢復,出現憂慮、躁動等狀況,建議前往精神門診諮詢獲得專業協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板橋亞東醫院醫師李耀東提醒民眾因節制飲食、飲酒有度、規律作息、放鬆心情,避免假期間飲食失衡。圖/亞東醫院提供
板橋亞東醫院醫師李耀東提醒民眾因節制飲食、飲酒有度、規律作息、放鬆心情,避免假期間飲食失衡。圖/亞東醫院提供

春節 農曆過年 醫師

延伸閱讀

春節前能完工?南投埔里鯉魚潭環境改善來不及 觀光處:部分開放

農曆年將至 竹市6大急救責任醫院提供24小時急診

因應春節人流 台灣虎航:起飛前3小時接受辦理報到

17年新高!九成九勞工春節想賺外快 目標賺1.7萬元

相關新聞

半數兒少 玩社群不懂數位足跡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但對數位足跡曝光的輕忽,導致被盜用身分、肉搜、騷擾、詐騙,甚至性私密影像外流等層出不窮。家扶基金會...

「平民版AirTag」日本大創開賣不到300元!網友開搶:會變抓猴神器

超平價的蘋果(Apple)藍牙追蹤器AirTag不到台幣300元?有人發現日本大創DAISO竟然推出了支援蘋果Find My功能的追蹤器「防止遺失Tag(電池式紛失防止タグ)」,一個價格只要日幣1100圓(約台幣251元),讓許多網友大呼想入手,安卓用戶也敲碗希望出安卓版。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