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界看到台灣!金秀賢來台「可能班機」曝光 櫻花季主辦回應了

口誤還是提前預告? 郭智輝稱「任內漲2次電價」 經濟部急澄清

冷氣團發威苗栗19人心血管疾病送醫 衛生局提醒4招護心

近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苗栗縣在2天內有19人因心血管疾病送醫急診,衛生局提供「護心4招」提醒民眾注意保暖。聯合報資料照
近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苗栗縣在2天內有19人因心血管疾病送醫急診,衛生局提供「護心4招」提醒民眾注意保暖。聯合報資料照

近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苗栗縣衛生局統計1月11日至13日凌晨,苗栗縣各醫院急診室心血管疾病患者數據,共19人因心血管疾病就醫,其中男性12人、女性7人,衛生局提出「調整外出時間」等4項建議,提醒民眾在低溫期間注意自身健康。

衛生局保健科指出,因心血管疾病就醫的19人,其中男性12人,平均年齡64歲,最高79歲;女性7人,平均年齡70歲,最高89歲。依衛福部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居第2名及第4名,奪走約3.6萬條生命。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三高」與心腦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氣溫驟降與天氣濕冷時血壓易升高,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特別是老人、小孩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要留意保暖和氣溫變化。

衛生局提供的4項建議,包括「調整外出時間」,清晨和傍晚是溫度最低的時段,建議避開低溫和溫差較大的時段出門,並結伴同行相互關照;「穿搭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添衣物,並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梢的保暖,除穿著保暖外,也要注意靈活地活動身體,不要蜷縮不活動。

另外要「隨時補水」儘管天氣冷,身體仍會流失水分,體內水分不足,可能導致血液過於黏稠,流動性不佳,造成風險,戶外活動中,建議每15分鐘飲用200至300毫升溫水,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的飲料;「留意心臟病或中風徵兆」如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惡心、冒冷汗、頭暈、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出現中風徵兆無法做出「微笑、舉手、說你好」動作,應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衛生局提醒民眾,三高偏高或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群,務必要提高警覺,服用藥物者必須規律服藥;另外居家生活保暖要注意空氣流通,冬季室內環境容易乾燥且空氣流通不良,建議適度使用暖氣或電暖器,避免使用燃燒器具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室內要保持適當通風。

此外,可使用加濕器調節濕度,避免呼吸道不適。即使在寒冷天氣,也不要忽略日常運動,如室內伸展運動或簡單的居家健身活動,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身體代謝率。戶外運動務必注意保暖,避免在氣溫過低或風寒時外出。

近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苗栗縣在2天內19人因心血管疾病送醫急診,衛生局提供「護心4招」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近來冷氣團一波波來襲,苗栗縣在2天內19人因心血管疾病送醫急診,衛生局提供「護心4招」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保暖 衛生局

延伸閱讀

發揮巧思創意!苗栗特殊教育教材設計比賽優勝名單出爐

台中新社福興白梅盛開 冷氣團助攻浪漫花雪迎新春

華航董座謝世謙傳罹流感今猝世 醫:感染症增心梗機率

上班途中被狗追 苗栗女騎士連人帶車慘摔落田、手骨折

相關新聞

菸害防制法新法滿2年 電子煙吸食人數不減反增

菸害防制法新法於二○二三年三月廿二日起施行,重點為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及其必要組合元件,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廿歲等,但上...

最新研究!癌友維持肥胖 5年後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多10%以上

常有人說「健康從減肥開始」,不過當疾病侵擾時,身體多出的「份量」或許能夠成為救命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中,體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五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整整高出10%以上。

最大震度3級!高雄甲仙12:23發生規模4地震 6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今發布第114075號地震報告,高雄今中午12時23分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位於高雄甲仙區,地震深度14公里,屬...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