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波三折!罷免李坤城案最終不送件 領銜人「雙手空空」赴選委會:已盡力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討好川普卻遭背叛 以伊衝突升高恐重創波斯灣國家經濟

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家扶號召700戶寄養家庭

家扶基金會歡迎年滿25歲以上、具義務教育、穩定收入、家有足夠安全空間的家庭加入寄養行列。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家扶基金會歡迎年滿25歲以上、具義務教育、穩定收入、家有足夠安全空間的家庭加入寄養行列。圖/家扶基金會提供

據衛福部統計,新增寄養兒少安置原因,遭受虐待、疏忽超過7成為最多數,其次為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撫養約2成5。寄養家庭投入服務動機則大多是回饋社會、關懷兒童,也有近3成為作伴、增加家庭氛圍。家扶基金會近5年每年平均新增安置超過450名寄養兒少、約80戶寄養家庭會結束服務,為適配安置與照顧,今年期待700戶家庭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依統計,2023年度結束寄養安置兒童少年的安置期間,以1年至未滿2年為最多,且安置期間在3年以內的總數超過6成5。家扶基金會說,寄養家庭短暫照顧與陪伴,是成就寄養兒少能穩步邁向未來的重要力量。自立青年阿順,在寄養家庭即使已是20多年前的往事,至今仍記得當時那段被好好照顧、無條件被愛的幸福感。

阿順回憶小一被安置時,原本以惶恐地心態面對要在寄養家庭的生活,但過程中寄養爸媽用愛心融化,也教會他許多事,即使後來分離了但愛至今都在,他想跟寄養爸媽說「謝謝你們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陪伴一段,給了我足夠的運氣和資源。我現在是助人工作者,會繼續協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服務9年的陳居讚與黃水鈴寄養家庭,樂道話題常是一家人與寄養童的美好出遊回憶。正照顧寄養童小雯,在一歲半來時又瘦又小、全身長滿疹子像「釋迦」般,一張開眼就哭泣的樣子讓人心疼,在悉心呵護下,孩子終於建立安全依附感,寄養爸媽分享小雯採水果的畫作,談起被親暱叫著阿公阿嬤,都是讓人心融化的幸福。另位已出養國外的寄養童小偉,去年回台相見,還記得和寄養家庭搭阿里山小火車、遊金門往事,這次離開時還與寄養媽媽相約「請照顧好兔子玩偶,四年後要回來看他們」。

鄭明士與劉慧雯寄養家庭正照顧寄養童小琪,談到孩子從不識ㄅㄆㄇ、遭同儕嘲笑「空瓶子」,到現在書寫俱佳的過程,驕傲地秀著小琪的作品,分享被繪入的感動及「家」有暖度的筆觸。慧雯媽媽說,每位寄養童都會問「我可以當你們家的小孩嗎?」她都回答「到我家,我們就是一家人!」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家扶是台灣最早致力推動兒少寄養安置服務的社福組織,44年來累計4878戶寄養家庭、照顧近6萬3200人次兒少,目前服務量更占全台超過7成5,在全台建構有系統的訓練與服務支持機制,亦有助於學習提升、心理健康、醫療等兒少需求的照顧資源,更自許要成為寄養家庭有力的服務後盾,歡迎家庭一起「寄住幸福」,用愛寫下美好的記憶。只要年滿25歲、國民義務教育以上學歷、有穩定收入、家有足夠空間,可洽寄養家庭招募專線0800-07-8585或網站

阿里山小火車 寄養家庭 家扶基金會

延伸閱讀

7成需安置兒少曾遭虐 家扶招募700戶寄養家庭

填補認養缺口家扶湧電話 板橋牙醫認養160兒童「每年要增10人」

將別人家的無常變為自家的「日常」 苗栗寄養家庭授證

受扶兒回饋苗栗家扶捐贈500雙球鞋 鼓勵少年逐夢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2號颱風「聖帕」生成 最新路徑出爐

日本氣象廳資料顯示,2號颱風「聖帕」上午9時生成。 中央氣象署指出,由於路徑持續朝日本前進,離台灣有相當距離,對台灣沒有...

颱風季開始了?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路徑出爐

目前位於日本南方海面的95W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目前持續朝西北移動,預估最快24小時內形成颱風聖帕,持續朝日本前進,對台...

出梅入夏了!未來一周高溫炎熱 七縣市明飄破36度

今天是夏至,各地都感到炎熱高溫,中央氣象署直言,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強,未來一周都屬於高溫炎熱天氣,高溫可達31度至36度...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