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低估川普關稅衝擊?人民幣恐重貶20% 這國貨幣估貶四成最慘

徹夜守議場!眾綠委鞠躬盼挺大罷免 柯建銘:怕藍白又突襲開會

陸配「亞亞」掀波 擬立法管制武統言論?法務部說話了

挺長照機構失能者尊嚴 衛福部擬拔除鼻胃管計畫

據統計,護理之家鼻胃管使用率5成,長照系統脫離鼻胃管,是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大挑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儘速擬定機構拔除鼻胃管計畫,避免生命最後人人戴著「長長的鼻子」。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舉行會議,繼續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衛生福利部主管預算。民進黨立委劉建國提到,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12年度全台灣鼻胃管插管人數約21萬人,其中65歲以上比例約64%。

鼻胃管是由口置入,除口腔或腸胃道因素,需為引流短暫留置,一般用於吞嚥困難時提供患者食物、飲水或藥物,口腔中長期放置管路,不僅造成口腔與喉嚨不適,口腔清潔受限,無法享受食物感受,還伴隨患者因外觀有管路導致不自信,也可能出現胃酸順著管子上流,使食道潰瘍等。

劉建國說,移除鼻胃管倡議行之有年,但成效有限,可能與機構方便管理有關。除了醫療協助,長期照護系統人員衛教宣導也相當重要。衛福部應有系統地建立相關教育訓練,研議未來住宿型機構移除鼻胃管獎勵機制,達到長照系統積極移除鼻胃管正,保障失能者自信與尊嚴。

衛福部現行移除鼻胃管獎勵措施僅提供醫療機構,雖急性病患暫時性放置鼻胃管訂有健保給付、拔除無給付,但從民國111年6月起,針對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病人,當醫療團隊成功移除鼻胃管,且患者恢復經口進食能力,每人次獎勵3000點,每年約有1.3萬名病人受惠。

針對移除鼻胃管獎勵措施適用範圍尚未含長照住宿型機構,邱泰源表示,先進國家約30年前開始發現長者鼻胃管造成問題,日本當初推動非常艱辛,投入非常多資源,不僅需要醫療團隊,還需要長照介入,還將營養師納入團隊,教育飲食模式與食材質地改變。

經過多年努力,日本長照機構住民使用鼻胃管比例低,幾乎可以拔掉鼻胃管,採取餵食,維持咀嚼能力,邱泰源說,在醫療結合長照的時代,台灣必須盡快跟上日本腳步,顧及長輩尊嚴,落實以「人」為中心照顧,將交由長照司主責,將移除鼻胃管設為長照3.0重點,儘速提出計畫。

劉建國原本將衛福部「強化長照機構服務、緩和失能及連續性照護服務計畫」預算凍結新台幣500萬元,經過協調,衛福部承諾積極改善長照機構住民鼻胃管使用率,這項計劃最後改凍結100萬元,衛福部須提書面報告,委員會才同意動支。

衛福部 長照 鼻胃管

延伸閱讀

長照、護理之家住民鼻胃管占比高 衛福部將擬移除計畫

部會文宣費恐全刪 邱泰源憂影響推動健康台灣新制

衛福部食藥署長莊聲宏明退休卸任 邱泰源:人選仍在徵詢先代理

健保將試辦分區總額制 邱泰源允不影響就醫權益

相關新聞

「焚風故鄉」大武創今年最高溫36度 民眾喊受不了 :這不是春天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台東地區發布焚風高溫,其中,有「焚風故鄉」稱號的大武鄉,今天上午11點39分測得36度...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TPASS 2.0首月回饋來了!3.6萬張電子票證今起開領

為擴大TPASS政策嘉惠範圍及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交通部於2025年1月推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