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逆轉! 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凍漲」

羅志祥驚吐「媽媽罹患阿茲海默症」 曝最大心願

泰國股市因緬甸大地震停止交易 總理貝東塔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高雄空汙 根據環團監測,高雄市自動測站PM2.5年均值高達18.23微克/立方公尺。圖為高雄大社石化工業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空汙 根據環團監測,高雄市自動測站PM2.5年均值高達18.23微克/立方公尺。圖為高雄大社石化工業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立方公尺已有改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質疑,目前全台法定手動PM2.5測站卅一處,自動測站七十八處,環境部不採納自動測站數據,導致PM2.5數值可能低估。

對於環境部監測結果,台健空盟研究員趙慧琳說,檢視我國去年自動測站PM2.5資料,台澎金馬所有空品區PM2.5年均值十四點二微克/立方公尺,未達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五微克/立方公尺標準,其中西半部空品區年均值全部未達環境部去年設定的十二微克/立方公尺標準,也未達美國去年加嚴的九微克/立方公尺標準。

趙慧琳說,高雄去年到十一月底,官方手動測站PM2.5年平均濃度十七點四微克/立方公尺,比對台健空盟與高屏環團提出的自動PM2.5測站民間版數據,高雄自動測站PM2.5年均值是十八點二三微克/立方公尺,只比前一年度微幅改善,年均值超標世衛三點七倍、超標美國兩倍。

趙慧琳說,進一步檢視十大空品最糟自動測站,有八站都在高雄,高雄顯然為全台PM2.5第一霾都,也可看出官方對空汙數據擦脂抹粉。

南部反空汙大聯盟總召洪秀菊批評,高雄市環保局和環境部合作美化PM2.5數據,欺瞞老百姓空汙有改善,她也對環境部自廢武功深感悲哀,花人民納稅冤枉錢,提升設備自動測站數據,卻不願也不敢納入法定濃度判準對象。

高雄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黃義英表示,環境部斥資大幅更新PM2.5自動測儀,不再需要和法定手動測值做比對和校正,顯然自動測值具「準確」度。

對於環團上述指控,環境部監測資訊司副司長胡明輝說,現在全台共卅一個手動測站,包括廿二個縣市各一座,六都再各加一座,另三座手動測站則在陽明山、恆春和苗栗三義,環境部對外不是只有公布手動測站數據,自動測站數值也可查詢。

環境部主秘蔡孟裕回應,自動測站優點在於很快就知道空氣汙染物數值,但也容易受水氣、空氣中鹽分影響,手動測站則能修正汙染物數值的偏差,所以如果要看空汙改善情況還是要回到手動測站的監測,國外也是一樣的作法。

PM2.5自動、手動測站比較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 圖/聯合報提供
PM2.5自動、手動測站比較 製表/生活文教中心 圖/聯合報提供

PM2.5 環境部 美國

延伸閱讀

環境部、國科會要以衛星監測空汙 童子賢再呼籲核電廠延役

環團質疑被「綁架」 基隆前里長聯誼會長:中山區24里長全支持挺四接

遲未納自動PM2.5測值 環團批環境部怠惰失職

大阪府松原市長邀參觀世博會 高雄市長陳其邁允高雄將參與

相關新聞

84.1公尺! 台灣最高樹 笑傲東亞

由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大共組「找樹的人」團隊,在二○二三年一月於台灣中部大安溪源頭溪谷附近,發現樹高八十四點一公尺的台灣...

「焚風故鄉」大武創今年最高溫36度 民眾喊受不了 :這不是春天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台東地區發布焚風高溫,其中,有「焚風故鄉」稱號的大武鄉,今天上午11點39分測得36度...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