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爾人氣地標COEX傳火警!餐廳狂竄濃煙 緊急疏散民眾

日本長野爆重大車禍!4學生駕小客車撞橋身亡 車輛嚴重毀損

iPhone 17 Air有夠薄!iPhone 17系列厚度比較 他驚豔:一摸就不想換其他型號

健保醫院個別總額今年上路 台北區醫學中心明研議細節

對於健保醫院個別總額今年上路,亞東醫院醫療事務處主任洪芳明說,明天醫學中心代表將進行討論,之後會聽取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想法,共同擬定順利完成。聯合報系資料照
對於健保醫院個別總額今年上路,亞東醫院醫療事務處主任洪芳明說,明天醫學中心代表將進行討論,之後會聽取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想法,共同擬定順利完成。聯合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推動「分區總額合理成長管理」制度,希望落實分級醫療、改善健保點值。目前健保管理於全國分為六區,包括台北區、北區、中區、南區、高屏區及東區,實施該制度多年的南區有醫師指出,現在已有醫院門診量減少、檢查時間延後等措施,一旦於全國推行恐損害病患權益。專家表示,新制上路後,健保署應做好監控,隨時修正。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健保資源有限,希望用在合理的地方,醫院個別總額為抑制衝量,讓醫院合理成長健保點值不被稀釋,且可避免重症病患淪為人球,並鼓勵醫師到偏遠地區診所服務,對山地、離島、醫缺鄉鎮等沒有影響,台北區也將於第二季上路。

台灣醫院協會副理事長朱益宏說,醫院個別總額上路後,醫院減少門診量、檢查時間延後都是可以預見的,這在民國106至108年健保署要求醫學中心門診減2%時就曾發生,但減少門診量或民眾就醫次數不是壞事,國人目前一年平均看診15次,「確實是有浮濫的現象」,這需醫病雙方共同努力,重點是「真正有就醫需求的人,不應該被影響」,健保署應持續監控。

亞東醫院醫療事務處主任洪芳明說,台北區醫院每季申報健保約500億元,大約是南區的近4倍,明天醫學中心代表將進行討論,之後會聽取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想法,共同擬定順利完成,目前規畫於治療急重難罕病患、急性腦出血、主動脈剝離及生產等超過12項需求都能獲得保障,於今年第2季試辦應是可行。

洪芳明說,第2季上路後,如果對醫院經營有所影響,健保署應會隨時改進;至於有南部患者於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檢查需要等待5個月,他說,醫院個別總額屬於計畫經濟,應用於治療急重難罕的患者,無法又要好、又要快、又要全包,患者檢查需等5個月,應先了解病情是否真的緊急,如果經醫師研判屬於非緊急的檢查,就會有一定的時間排程。

洪芳明指出,衛福部今年推動癌症擴大篩檢,呼籲符合資格者應安排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是等到生病才來就醫,平時就應該照顧自己的健康。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說,醫院個別總額上路後,將改變國內醫療現況,醫院及病人都必須自律,民眾未來必須落實分級醫療,小病到小醫院、診所看病,醫院也應把醫療資源用在急重難罕等需要治療的病人,並兼顧醫療品質,確保民眾就醫權益。

健保署 健保點值 衛福部 邱泰源 醫學中心 醫師

延伸閱讀

醫改會質疑健保實質成長率達8% 五大醫團發聲明反擊

今年農曆春節長達9天怕斷藥 健保署公布慢箋領藥時間

健保未給付⋯急診醫靠熱血 創群組助救護車判讀心電圖

健保將試辦分區總額制 邱泰源允不影響就醫權益

相關新聞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