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S迎47歲生日「首次沒大S陪伴」 S媽吐思女之情:好想我的心肝寶貝

中職/沒錯過布坎南初登板! 南珉貞曬合照:他兒子還記得我

逢甲大樹倒塌壓死碩士生 檢方上午赴醫院相驗遺體

SRF白皮書公布 我為唯一不得禁進出口料源國家、不會進口洋垃圾來燒

環境部今天召開「SRF白皮書」與「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發布記者會,透過白皮書揭示SRF產能與市場,及訂定辦法強化管理,穩健推進,逐步完善SRF產業發展。記者曾原信/攝影
環境部今天召開「SRF白皮書」與「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發布記者會,透過白皮書揭示SRF產能與市場,及訂定辦法強化管理,穩健推進,逐步完善SRF產業發展。記者曾原信/攝影

環境部於2024年9月公布全國66家SRF廠商體檢結果,時隔3個月後,今天召開「固體再生燃料(SRF)白皮書」與「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發布記者會,透過白皮書揭示SRF產能與市場,及訂定辦法強化管理,穩健推進,逐步完善SRF產業發展,我國也是全球唯一禁止進出口SRF料源的國家。

環境部為強化SRF管理,以及提升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管理位階,去年9月公布全國66家SRF廠商體檢結果,而在去年11月預告訂定「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草案,規範廢塑膠所製SRF目視不得含有廢塑膠以外雜質等,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白皮書和管理辦法。

根據統計,2024年作為SRF料原量為34.2公噸,預估SRF既有和潛在料原量約91.4萬公噸;SRF製造產量為27.36萬噸,預估2025年製造量能約35至37萬噸;SRF使用廠在去年實際使用量33.24萬噸,預估今年使用量能38至40萬公噸。

而根據2024年申報量估算,我國SRF產業年產值可達7.28億至16.43億,占我國環保暨生質能產業約0.2至0.4%;SRF銷量僅占總產值約10至20%,未來會規畫輔導提升產品品質,已提升產品價值。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說,加強管理部分,SRF原料產源新增排除硬質PVC,並逐筆申報流向等;SRF製造廠方面則建立第三方驗證制度,加嚴SRF品質標準及分級,並設置CCTV提供主管機關遠端查看;SRF使用者方面,擇要確認SRF品質符合標準,並定期檢視SRF製造情形並申報等,每年總檢測量能約1500樣。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SRF的氯汞含量取消第5級,即氯和汞含量最多只能占1.5%和0.1%;重金屬和戴奧辛等空氣汙染物則比照大型焚化爐的排放標準,每年檢測頻率由1次提高到4次,接軌法國、奧地利等國家做法。「零廢棄是我們的目標,但當每個人都還是會產生廢棄物之下,就能透過轉廢為能的作法來利用垃圾最後的價值,也重申100億的綠色成長基金沒有要投入SRF產業。」

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表示,國內對於垃圾的處理一定是源頭減量優先,再來是物質循環再利用,當最後沒辦法再利用的垃圾,在符合品質規範下才會做成SRF,國內的使量能和製造量能能夠打平,我國也規定不得進出口SRF料源,承諾不會進口洋垃圾來燒。

環境部 廢棄物 SRF

延伸閱讀

雲林垃圾破袋稽查、退運 分類減量7%見成效

SRF爭議恐燒到2026桃園選戰 藍綠解讀彼此都有傷害

中央跟進肺癌篩檢、精進SRF 張善政:證明桃園做法站得住腳

嚴防有害空汙氣體 南市擴大稽查SRF資源循環燃料排放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雨彈狂炸高雄水溝出現「新神獸」 大學生問:能放颱風假?

高雄從昨天深夜到今天上午遭雨彈狂炸,陸續出現道路淹積水災情,有網友駕車上班到路成泥流河,三鳳宮前的幸福川快溢出道路,高雄...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