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代理教師月薪加到6萬 敘薪制恐掀人力大洗牌

抖音網紅稱要在426凱道遊行「喊打」製造混亂 !警方出手了

康橋車隊完成環島壯舉!賈永婕迎兒歸來:勇士進場「彼此攙扶」、掌聲淚水不斷

填補認養缺口家扶湧電話 板橋牙醫認養160兒童「每年要增10人」

新北板橋牙醫李志偉(中)和妻子江美儀(右)共同認養160名家扶孩子,愛心延續20年不中斷,左為新北家扶中心主任林夢萍。圖/新北家扶中心提供
新北板橋牙醫李志偉(中)和妻子江美儀(右)共同認養160名家扶孩子,愛心延續20年不中斷,左為新北家扶中心主任林夢萍。圖/新北家扶中心提供

通膨讓許多弱勢家庭生活壓力上升,加大飲食不均衡健康隱憂,家扶基金會去年第二季首度出現認養缺口,緊急招募3千名認養人,情況在去年底回穩。本報報導引發關注,家扶基金會今接到許多關心電話,不少人表達願增加認養份數或當認養人,家扶基金會表示,目前一對一國內兒童認養配對剛好能滿足,但學校、社區及學園認養仍有需求。

家扶基金會長期推動國內認養制度,全國有10萬8千多名認養人提供14萬3千多份認養金給4萬4千名兒童。每一名扶助童依社工評估,可有1至多名認養人。

新北板橋60歲牙醫師李志偉認養家扶孩子20年,目前認養高達160人,堪稱認養大戶。李志偉說,他12年前罹患重病,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當時認養約80名家扶孩子,他向老天爺許願,只要每次檢查過關,就多認養5名孩子,一年檢查2次,等於一年多增加10名孩子。

李提到,妻子和2個孩子的支持很重要,台灣社會有很多人願意助人,也有很多人值得拉一把,家扶基金會是很好的架橋角色。李醫師在板橋沒有買房子、沒有買店面,和妻子物慾都很低,希望把收入用來照顧弱勢兒少。

「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多付出!」李醫師強調,做公益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不求回報,只希望帶給有需要的家庭一點溫暖與希望。

家扶基金會表示,之前家扶做過「弱勢兒少飲食營養調查」,發現有34%弱勢兒少認為「有得吃,吃什麼都可以」,憂心營養不均衡導致肥胖、三高,將強化營養衛教課程。

另,中信慈善基金會推動「台灣夢-兒少社區扎根計畫」,提供弱勢兒少陪伴課程及餐食等生活照顧服務,辜仲諒日前在新北萬里受訪說,他常對身旁有錢人說,財富夠用就好,留太多給下一代可能寵壞孩子,錢要用在對的地方,照顧有需要的兒少,就是他心中最有價值的投資。弱勢孩子的健康議題,也是台灣夢關注的一環,每周至少供應一次鮮乳,定期量身高、體重及BMI值,並做成紀錄。

立委王育敏曾任兒盟執行長,她說,弱勢家庭對通膨、物價上升的感受比一般家庭更深,她之前看過有母女長期合吃一個便當度日,年夜飯依舊吃罐頭食物,對於這類弱勢家庭,公部門、民間都應該伸援手,公部門對補助金額、條件也應該呼應物價做應變。

妻子 家扶基金會 認養

延伸閱讀

通膨海嘯把弱勢推向更邊緣 家扶認養制度去年一度現缺口

板橋殯儀館改建再掀爭議 同黨議員周勝考槓上劉美芳

受扶兒回饋苗栗家扶捐贈500雙球鞋 鼓勵少年逐夢

新北淡水淡信基金會新年送暖 攜手家扶購衣助弱勢

相關新聞

半數兒少 玩社群不懂數位足跡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但對數位足跡曝光的輕忽,導致被盜用身分、肉搜、騷擾、詐騙,甚至性私密影像外流等層出不窮。家扶基金會...

「平民版AirTag」日本大創開賣不到300元!網友開搶:會變抓猴神器

超平價的蘋果(Apple)藍牙追蹤器AirTag不到台幣300元?有人發現日本大創DAISO竟然推出了支援蘋果Find My功能的追蹤器「防止遺失Tag(電池式紛失防止タグ)」,一個價格只要日幣1100圓(約台幣251元),讓許多網友大呼想入手,安卓用戶也敲碗希望出安卓版。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