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認養缺口家扶湧電話 板橋牙醫認養160兒童「每年要增10人」

通膨讓許多弱勢家庭生活壓力上升,加大飲食不均衡健康隱憂,家扶基金會去年第二季首度出現認養缺口,緊急招募3千名認養人,情況在去年底回穩。本報報導引發關注,家扶基金會今接到許多關心電話,不少人表達願增加認養份數或當認養人,家扶基金會表示,目前一對一國內兒童認養配對剛好能滿足,但學校、社區及學園認養仍有需求。
家扶基金會長期推動國內認養制度,全國有10萬8千多名認養人提供14萬3千多份認養金給4萬4千名兒童。每一名扶助童依社工評估,可有1至多名認養人。
新北板橋60歲牙醫師李志偉認養家扶孩子20年,目前認養高達160人,堪稱認養大戶。李志偉說,他12年前罹患重病,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當時認養約80名家扶孩子,他向老天爺許願,只要每次檢查過關,就多認養5名孩子,一年檢查2次,等於一年多增加10名孩子。
李提到,妻子和2個孩子的支持很重要,台灣社會有很多人願意助人,也有很多人值得拉一把,家扶基金會是很好的架橋角色。李醫師在板橋沒有買房子、沒有買店面,和妻子物慾都很低,希望把收入用來照顧弱勢兒少。
「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多付出!」李醫師強調,做公益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不求回報,只希望帶給有需要的家庭一點溫暖與希望。
家扶基金會表示,之前家扶做過「弱勢兒少飲食營養調查」,發現有34%弱勢兒少認為「有得吃,吃什麼都可以」,憂心營養不均衡導致肥胖、三高,將強化營養衛教課程。
另,中信慈善基金會推動「台灣夢-兒少社區扎根計畫」,提供弱勢兒少陪伴課程及餐食等生活照顧服務,辜仲諒日前在新北萬里受訪說,他常對身旁有錢人說,財富夠用就好,留太多給下一代可能寵壞孩子,錢要用在對的地方,照顧有需要的兒少,就是他心中最有價值的投資。弱勢孩子的健康議題,也是台灣夢關注的一環,每周至少供應一次鮮乳,定期量身高、體重及BMI值,並做成紀錄。
立委王育敏曾任兒盟執行長,她說,弱勢家庭對通膨、物價上升的感受比一般家庭更深,她之前看過有母女長期合吃一個便當度日,年夜飯依舊吃罐頭食物,對於這類弱勢家庭,公部門、民間都應該伸援手,公部門對補助金額、條件也應該呼應物價做應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