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息影21年…王祖賢低調現身上海 全身行頭超頂級

辦藍不辦綠?立委控檢察總長視訊要求嚴辦 最高檢回應了

美股將大漲?罕見牛市指標接近閃現邊緣 80年來僅出現18次

不只受害者!職場霸凌影響3類人 研究:憂鬱風險增3倍

國外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倍,除了受害者,霸凌行為對施暴者、目擊者都有負面影響。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外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倍,除了受害者,霸凌行為對施暴者、目擊者都有負面影響。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公共部門霸凌事件自去年底引發國人關注,不少上班族均有類似經歷,成為另類「MeToo」風潮。董氏基金會今引據國外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倍,除了受害者,霸凌行為對施暴者、目擊者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常見的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職場霸凌會造成身心方面的傷害,被霸凌者可能會出現恐懼、焦慮、自責、失眠,且容易有較多負面情緒與想法,進而影響工作表現及日常生活。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2021年6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倍。

主導該研究的是南澳大學的心理社會安全氣候觀測平台,研究對象為1084名有全職工作的澳洲人,來自廣泛的職業和行業,61%為男性,平均年齡47歲。研究結果發現,雖然長時間工作是死於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危險因子,但不良的管理方式也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即便熱情和忠誠的員工受到重視,但長時間工作可能會導致憂鬱,若工作場所很少關注男性員工的心理健康,他們也更有可能變得憂鬱。另一篇發表在《歐洲工作與組織心理學期刊》的論文指出,工作單位中的霸凌行為不僅傷害受害者,對施暴者和目睹霸凌行為的團隊成員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杜家興表示,遇到霸凌時可能會有些不知所措,首先可先釐清自己遭受哪些霸凌行為,其次立刻向值得信任的人傾訴,獲得支持及建議,接著詳細記錄下每次霸凌發生的狀況,最後瞭解相關資源,如職場內部的申訴管道、人資部門或尋找外部專業機構,包括心理諮詢或法律援助。被霸凌的員工尋求協助後,可考慮轉職到更健康的工作環境,在新的環境中建立支持性的人際關係,並落實自我照顧並保持正向思維,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而非過去的傷痛。

杜家興提醒,職場上男性員工的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在社會中常被期待要堅強、壓抑情緒,難以表達自己的壓力及向外求助,轉而由行為變化、身體症狀、逃避工作等方式應對壓力,因此擔任主管階層者應以尊重和同理的態度傾聽他們的困擾,避免批判或輕視,並鼓勵他們建立健康的休閒活動或興趣,培養舒壓方式,提升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看到同事正遭受到職場霸凌,想協助但害怕不敢正面挺身而出,可以先默默收集證據,像錄音或條列式記錄霸凌行為,當事件被揭發時可出面作證。如在開會的場合同事被嚴重斥責或無禮怒斥,可當下提出其他議題或想法轉移被怒斥的焦點,再者寫匿名檢舉信來遏止霸凌的行為,寄一次後沒什麼回應,不妨多寄幾次,檢舉信仍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實際的協助措施,更重要的是給予被霸凌者支持、陪伴與傾聽等行為。葉雅馨說,霸凌行為跟霸凌者的個性、不尊重的態度有直接的關係,如在職場上發生霸凌行為往往來自上對下關係,企業組織應預防霸凌行為,像列入工作準則、對員工多點包容、允許可能犯錯、避免指責文化,可多聆聽員工不同的意見,甚至設立申訴專線提供舉報。

葉雅馨提醒,職場霸凌不僅造成員工身心不適,還會影響工作的成本或效益,被霸凌者的一些行為表現,像缺勤、投入度低、壓力休假、生產力低或工作達成率低,應適時給予協助措施,因此企業主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時宜將員工的心理健康視為首要任務,創造一個正向與友善的工作環境。

憂鬱症 職場霸凌

延伸閱讀

「陪睡換排班」 英麥當勞性騷霸凌頻傳 700員工提告

「單手打字該領半薪」辱照服員…傳職場霸凌險逼死人! 大林慈濟醫院回應了

北市某科長遭爆職場霸凌 體育局澄清無吃案已展開調查

職場霸凌!公傷復工被刁難 圖文作家蒐證申訴嘆「心力交瘁」

相關新聞

半數兒少 玩社群不懂數位足跡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但對數位足跡曝光的輕忽,導致被盜用身分、肉搜、騷擾、詐騙,甚至性私密影像外流等層出不窮。家扶基金會...

「平民版AirTag」日本大創開賣不到300元!網友開搶:會變抓猴神器

超平價的蘋果(Apple)藍牙追蹤器AirTag不到台幣300元?有人發現日本大創DAISO竟然推出了支援蘋果Find My功能的追蹤器「防止遺失Tag(電池式紛失防止タグ)」,一個價格只要日幣1100圓(約台幣251元),讓許多網友大呼想入手,安卓用戶也敲碗希望出安卓版。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