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手救TikTok! 川普提議合資:美國持有50%股分

1年期義務役陸續退伍 36%役男分到主戰部隊

麻疹疫苗詢問度飆高 診所缺貨

麻疹疫苗需兩劑混合,先抽取水劑,再注入主劑中(圖)。記者蘇健忠/攝影
麻疹疫苗需兩劑混合,先抽取水劑,再注入主劑中(圖)。記者蘇健忠/攝影

麻疹疫情延燒,確診者足跡遍布多處,部分民眾搶打疫苗,卻撲了空,臨床醫師呼籲,衛福部釋出公費麻疹疫苗,供高風險族群自費接種。疾管署表示,如接到自費疫苗缺貨通知,將全力配合調貨,現在數量仍夠,保證所有幼兒都打得到常規MMR疫苗。

疾管署統計,去年迄今累計卅三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廿多歲至五十多歲,其中廿一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匡列人數破三千人。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全球麻疹疫情增溫,國內去年底麻疹疫情飆升,爆發醫院群聚感染,需自我健康管理的接觸者人數眾多,呼籲政府嚴格管控長照機構、醫院等群聚感染高風險場所,而醫護人員應再次接種疫苗,提升免疫,減少感染風險。

不少民眾到診所詢問有沒有麻疹疫苗可以接種,「但是現在很多大概都用完了」,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以往民眾接種麻疹疫苗意願極低,曾進貨一批疫苗,乏人問津,最後過期、丟棄。最近詢問熱度突然變高,但很多診所幾乎沒有存貨,以自家診所為例,目前只剩下三支,早被預約一空。

林應然認為,廿五歲以下民眾,小學入學前均接種過二劑麻疹疫苗,效果可維持很久;五十歲以上族群,大部分在幼童時期感染過麻疹病毒,抗體幾乎終身存在。相較之下,廿五到五十歲族群為高風險族群,加上這次感染個案多為廿多歲的年輕族群,建議疾管署釋出公費疫苗至醫療院所,供自費接種,如果咳嗽、流鼻涕、眼淚、頭腳身體出疹等症狀,就應盡速就醫。

儘管診所大缺貨,不過大醫院如台大、新光等,大多數仍有存貨。台大醫院副院長黃國晉說,自費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MR疫苗)含掛號費費用落在千元以內。

根據食藥署資料顯示,國內僅有二張麻疹疫苗許可證,一為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台灣分公司(GSK),目前庫存約一萬七千支;一為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MSD)持有,自費疫苗庫存約一萬支。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每年採購廿萬劑公費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供滿十二個月、五歲等幼童接種,幼兒接種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至九十八,成長之後,仍有不錯的抵抗力,除非是前往越南、印度等麻疹流行地區的一九八一年後者,才需考慮補打。

疫苗 疾管署 麻疹

延伸閱讀

麻疹疫苗搶翻天 衛福部曝庫存現況「2類人才要打」

整理包/麻疹疫情升溫!症狀、傳播途徑、疫苗哪裡打?8大關鍵一次看

HPV接種列10大疫苗新聞 張學友RSV高關注

麻疹匡列破3000人 邱泰源:國內要大流行不容易

相關新聞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免疫輔助 翻轉早期三陰性乳癌

在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早期乳癌用藥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後,三陰性乳癌成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經侯明鋒等多名乳癌權威專家請命及病友團體懇請下,健保署擬接軌國際,將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與術後輔助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減輕病友沉重經濟壓力,也讓賴總統「二○三○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健康目標,往前跨一大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