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發揮作用須2周 醫籲盡快補種防過年染疫

麻疹傳染力強,國內外麻疹疫情升溫,年節又將至,恐進一步擴大疫情。專家表示,麻疹疫苗需2周才會發揮作用,建議民眾近期補種疫苗,以防年節返鄉、聚會染疫,尤其依疾管署建議,1981年後出生者,缺乏天然免疫力,若接種疫苗逾20年,超過疫苗作用期,且有麻疹接觸風險,更須至醫療院所補種疫苗。
疾管署統計,我國去年迄今累計33例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麻疹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傳染,甚至在感染者出現症狀前就具傳染力,「比大部分病毒還厲害」,常見症狀有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發燒3至4天後口腔內出現斑點,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
張峰義說,預防麻疹最好是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目前疫苗公費接種對象有三,包括:
1.幼兒:出生滿 12 個月及滿 5 歲至入國小前各公費接種一劑。
2.國小學童:未能於滿 1 歲後完成 2 劑 MMR 疫苗接種者,應依「國小學童新生入學後預防接種紀錄檢查與補種指引」完成補接種。
3.育齡婦女及外籍配偶。
另為防止疫情擴大,新北市政府也提供72小時內麻疹接觸者公費疫苗,民眾可到衛生所或醫院感染科、家醫科、內科、旅遊門診接種,或是詢問備有疫苗的診所。
此外,張峰義表示,1981年後出生的世代無感染過麻疹,缺乏天然免疫力,疫苗保護效果又僅約20年,因此1981年出生、接種疫苗超過20年者,因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已隨時間衰退,若近期又有麻疹接觸史,自費補種疫苗可減少染疫風險;至於1981年前出生、現年44歲以上者則多感染過麻疹,已有抗體,非強烈建議接種疫苗對象。
尤其年節將至,大批人潮移動、群聚,接種疫苗後又須2周才會發揮保護效果,因此張峰義建議,高風險族群此時就應補種疫苗,其餘族群如將前往東南亞等有疫情地區者、工作性質會頻繁接觸外國人者、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及照護尚未接種第1劑MMR疫苗嬰幼兒之機構工作人員,也應接種疫苗;民眾平時亦可配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年節在生病中度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