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賽綸被他逼上絕路!家屬氣炸「明天出面提告」

冷到明晚!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 雙北等7縣市低溫下探10度

波波再爆爭議 「姐弟醫師靠爸醫院實習」 衛福部回應了

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中)說,該兩名波波醫師是一對姐弟,由於新冠疫情期間,無法回到捷克學校實習,選擇在其父親位在高雄的醫院實習,明顯不符合相關規定。記者沈能元/攝影
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中)說,該兩名波波醫師是一對姐弟,由於新冠疫情期間,無法回到捷克學校實習,選擇在其父親位在高雄的醫院實習,明顯不符合相關規定。記者沈能元/攝影

波波牙醫爭議,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暨本土小牙醫聯盟今天表示,兩名在捷克唸書的「波波醫師」,其學校的實習學分竟是在父親於台灣開設的醫院完成,考選部卻承認其學歷,質疑此為違法密醫行為,要求衛福部廢止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恢復106年學歷採認原則。

衛福部表示,施行細則與學歷採認原則為同一套標準,僅提高法律位階。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中針對學分採認內容,都根據106年學歷採認原則,沒有更動,只是提高法律位階。今天所指個案應是應考資格問題,不是法規面問題。

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說,該兩名波波醫師是一對姐弟,新冠疫情期間,無法回到捷克學校實習,選擇在其父親位於高雄的醫院實習,但該院科別只有婦產科、小兒科、乳房外科及約20張病床,明顯不符合教學醫院標準,但實習時數不僅捷克承認,我國考選部和衛福部竟也承認,顯然放水,打臉衛福部長邱泰源「是20年以來最嚴格的一個規定」、「放寬學歷資格是絕不可能」 的說法。

林元敏說,波波學生要回台當醫師,第一道關卡是要通過學歷審查,才有國考資格。衛福部竟在審查會議前三天突襲公告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承認遠距教學及野雞大學學歷,新法甚至「溯及既往」。考選部甚至讓考生簽切結書,等於考生說自己合格就合格,質疑考選部圖利及瀆職。

台大牙醫系副教授王東美說,國內醫學系和牙醫系教師均需經教育部審核認可,不是有醫師或牙醫師執照就可任教。她強調,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不應開放遠距教學,否則教學品質堪慮,波波畢業學校應限於我國教育部認可的大學,不能放寬為只要對方政府或團體認可我國就認可,且見習時數不得抵扣實習時數,以免醫師訓練不足,讓民眾成為白老鼠。

劉玉菁表示,新版醫師法施行細則中針對學分採認內容,都是從106年學歷採認原則移過來的,沒有任何更動,只是抬高法律位階,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也認同該學歷採認原則是較嚴格的,「內容是本來就有的,去對一下、比一下就知道了」。

劉玉菁指出,依照醫師法施行細則,國外學歷畢業生返國考取醫師執照,必須先於畢業前在教學機構完成3200小時實習,返國後經學歷甄試,通過後才符合第一階段國考應考資格,通過後,必須在教學醫院完成一年實習,才能參與第二階段國考,通過考試後,才能進入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及專科醫師訓練、考試,以取得醫師執照。

至於,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指控個案,劉玉菁說,今天所指個案應是應考資格問題,不是法規面問題,個案資格學歷審查,涉及實際審查內容,這由考選部認定。至於是不是密醫?醫師法針對密醫行為已有法律界定。

實習 波波醫師 牙醫

延伸閱讀

麻疹個案台中吃尾牙 衛生局:接觸人數多到難匡列

醫師頻傳性侵、猥褻事件 民團呼籲:這是不能容忍的事

台大醫院C教授涉性騷擾還能繼續看診? 衛福部:針對過往案例進行了解

女醫美手術亡醫師有無違法 衛福部揭這情形下就會處分

相關新聞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台東規模5.7地震威力相當「0.18顆原子彈」氣象署:是獨立事件

地牛翻身,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第114070號地震報告,台東今天下午1時9分發生規模5.7地震,震央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

明起4天雷雨狂炸!周日低溫急凍僅10度 下周挑戰寒流

今天天氣穩定溫暖,但明天起受鋒面影響,一連4天全台各地都要注意陣雨或雷雨,周六還有強烈冷氣團接力,周日氣溫明顯轉冷,中央...

迎「多死社會」 台灣準備好了嗎

內政部統計,台灣已連續十四個月人口負成長,根據國發會資料,推估到二○三一年,台灣死亡人數(廿二萬人)是出生人數(十一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