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幣四天升逾5角!出口商嚇傻、爆恐慌性拋匯潮 匯銀估近日升抵價位

大陸山西社區發生大爆炸 男渾身是血衝出火場…已知17傷、4重傷

國內外麻疹疫情升溫 高市衛生局籲出入公共場所應戴口罩

麻疹疫情升溫,高市衛生局呼籲,進出醫療機構或公共場所請佩戴口罩。圖/AI生成
麻疹疫情升溫,高市衛生局呼籲,進出醫療機構或公共場所請佩戴口罩。圖/AI生成

國內外麻疹疫情升溫,鄰近國家如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都已進入麻疹流行高峰期,近逢春節返鄉潮,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再加上去年底本土麻疹確診個案在高雄趴趴走,高市衛生局今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盡速就醫,進出醫療機構或公共場所也請佩戴口罩。

衛生局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去年迄今累計33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其中21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其中含4起群聚。

另12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越南3例、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各2例、泰國及印度各1例,另航空器感染3例,顯示自東南亞國家流行區境外移入的風險仍高,且國內中部醫院相關群聚事件持續有新增病例,籲請民眾務必佩戴口罩,落實個人衛生防護,避免疫情持續擴散。

衛生局指出,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潛伏期為7至18天,與確診者接觸後10至12天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鼻炎、結膜炎(畏光、流淚與紅眼)等症狀,平均約14天會出疹。

如被匡列為接觸者,請務必配合自主健康管理18天,每日早晚量體溫1次,並詳實記錄體溫、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若出現疑似症狀時,切勿自行就醫,由衛生單位轉介就醫,並請主動告知接觸史及旅遊史。

衛生局提醒,接觸者若未遵守自主健康管理規範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及同法第67條規定可處新臺幣6至30萬元罰鍰。

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接種後約2週產生抗體,疫苗保護力平均為15至20年,國人52歲以下缺乏自然感染產生抗體,28至43歲族群抗體下降約10至30%的人沒有保護力。

此外,民眾進出醫療機構或出入人潮密集公共場所,應做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並以肥皂勤洗手,如有前往東南亞國家,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等流行地區,可經醫師評估接種MMR疫苗後再出國,以降低感染風險。

高市衛生局指出麻疹傳染力比COVID-19強。圖/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指出麻疹傳染力比COVID-19強。圖/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強調被匡列為接觸者應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圖/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強調被匡列為接觸者應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圖/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呼籲施打麻疹疫苗。圖/衛生局提供
高市衛生局呼籲施打麻疹疫苗。圖/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 馬來西亞 麻疹

延伸閱讀

麻疹疫情狂燒 創5年新高 感染科專家建議民眾做1事自保

麻疹可怕副作用恐影響數年 醫示警:身體免疫紀錄檔會被刪掉

中部醫院爆發麻疹群聚感染!得了麻疹會怎樣?我該打麻疹疫苗嗎?關鍵QA了解麻疹

年輕人憂抗體不足染麻疹 醫:年逾30歲備孕女應打疫苗

相關新聞

明天你放假嗎?51勞動節全解析 是否補班、薪資怎算、銀行開不開一次了解

5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勞動節,作為表揚勞工貢獻的重要節日。儘管多數勞工都能依照《勞動基準法》休假一天,但仍有部分族群需要照常上班,而勞動節的由來為何,到底誰有資格放假...

上路5年簽署不到1% 病主法將大翻修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迄今僅十萬三千多人簽署,簽署率約百分之○點四五,朝野立委均認為數千元諮詢費...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4月財氣旺,大樂透頭獎幸運得主再增一人。台彩表示,29日晚間開獎的大樂透,頭獎獎金1億元,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322號彬...

開幕不到1年驚傳收攤!「若櫻壽司」最終營業日是這天

日系連鎖生活雜貨品牌DON DON DONKI(唐吉訶德)旗下壽司品牌「若櫻壽司」,近日無預警宣布台北西門店最終營業日為...

影/男心跳停止5次電擊 宜蘭首例注射「預立醫囑藥物」成功救命

宜蘭年約60歲男性患者去年曾因到院前停止心跳OHCA,消防獲報到場立即進行CPR及電擊,仍無見效,千鈞一髮之際,救護人員...

28歲女業務常應酬拚酒...檢出致癌瘜肉 醫揭7危險族群

28歲廖姓女業務在公司同事邀請下,做了健康檢查,竟發現2顆可疑瘜肉。透過AI技術輔助初步辨識為腺瘤性瘜肉,後續病理報告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