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瘋韓劇!追劇族「邊看邊罵」卻欲罷不能 醫:恐出現成癮行為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倍增,許多人的休閒活動就是「追劇」,像是最近熱門的「魷魚遊戲第二季」,或才剛撥出完結篇的「現在撥打的電話」等韓劇,更引起許多人的討論,其中包含正反評價,但唯一相同的是,許多人在邊看、邊罵中,還是欲罷不能,追到了最後一集。身心科醫師表示,追劇到欲罷不能,同時反映了身心狀態,而出現了「成癮」行為。
身心科醫師楊聰財說,追劇是現在常見的娛樂,但明知道劇情不合邏輯或過於「灑狗血」,觀眾卻依然欲罷不能,其中可能的原因是追劇引發的「成癮性」行為,其多來自大腦多巴胺的釋放,因為戲劇的高潮情節和懸念設計,刺激大腦的獎勵機制,讓人感到愉悅,並渴望延續這種感受。
其次,楊聰財指出,追劇時,觀眾可能無意識地,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劇情中,特別是劇情的設計,通常包含高強度的戲劇衝突與人物關係,其中強烈的情感起伏,「有如灑狗血般」,但這些「誇張」的元素對觀眾極具吸引力,形成心理依賴,同時也幫助釋放生活的壓力,或可以暫時脫離現實,獲得心靈慰藉,以滿足未能實現的情感需求。
楊聰財說,許多戲劇即使劇情邏輯不通,觀眾仍選擇「追下去」,可能是對其他娛樂形式感到厭倦,透過追劇填補娛樂需求的空白;然而,追劇也滿足了社交需求,透過討論劇情,能與朋友或同事的共同話題,增強社會連結。
楊聰財表示,即使許許多戲劇的劇情看似荒誕,但某些戲劇所傳達的價值觀或角色轉變,也可能激發觀眾的反思,進一步探討生命的意義或個人的使命,甚至是非現實的狗血劇,讓觀眾得以比較自身生活,進而產生滿足感或優越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