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離譜!白宮國安顧問誤把記者加進「軍事機密群組」 下場恐被迫辭職

外媒曝iPhone17 Pro將迎「10大變化」!前置鏡頭像素大升級 還有12GB記憶體

歡慶27周年 星巴克本周連續兩天「買一送一」

醫院個別總額制今年實施 台大院長嘆:未顧及病人安全

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感嘆,以行政手段管制醫院,是基於財務考量,未顧及病人安全、醫療品質。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感嘆,以行政手段管制醫院,是基於財務考量,未顧及病人安全、醫療品質。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預計今年起在全台實施「醫院個別總額制」,各醫院將設有年度健保點數申報上限,超過將打折或不予給付。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感嘆,以行政手段管制醫院,是基於財務考量,未顧及病人安全、醫療品質,院方目前還未想到較好的因應方式,但調高掛號費等措施,都是有可能的作法。

健保署以強化分級醫療、促進門診減量為由,提出醫院個別總額制。吳明賢表示,門診減量對醫學中心而言很不公平,以台大醫院成本分析,健保每支付100元,門診付出75元,住院卻必須支付95元,許多部門的盈餘情況是負數,必須拿住院來補,才勉強達到醫療盈餘1%,維持醫院運作很複雜,不是一句小病別來大醫院看即可解決。

吳明賢說,有人會說南區可實施個別總額制,台北區就有意見?但健保總額分配計算公式20多年未修,實務上因人口移動,許多南部病人在台北工作就醫,現行計算方式已不符實際情況。公立醫院奉公守法,不會因新制而產生醫療人球,但公立醫院在全台醫療體系僅30%,難保其他醫院不會產生人球。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超過20%。吳明賢表示,長者醫療資源利用率高,罹患多重慢性病、癌症的比率亦高,急診壅塞患者也以長者居多,隨人口持續老化,勢必會增加醫療花費,加上新藥新科技費用高昂,總額成長率一定趕不上醫療資源花費自然成長,而醫界也只能被動接收患者,無法主動抑制醫療花費成長。

吳明賢表示,政府只能管理正派經營的醫院,對於自費市場反而無法可管,例如過去全台醫院因護理人力荒面臨關床,台大醫院一床未關,某些醫院把健保床取消,改為開設自費床,反而賺得更多,而困難科別住院醫師招募面臨困難,私立醫院可開出比主治醫師高的2百萬年薪尋人,公立醫院也無法如此操作,甚至曾發生必須跟政府借錢才發得出薪水的窘境,這些癥結點,凸顯健保總額大餅不足困境。

「醫療界有全台數一數二聰明的頭腦,面對現況卻束手無策,可見制度需要改革。」吳明賢表示,健保破壞醫療生態,犧牲醫護人員權利才取得過去30年令國際稱羨的表現,撐起醫療成果的資深醫師,留在醫學中心「一生懸命」做困難的事,人才是醫療的根基,健保生態再不改變,年輕人不願意投入醫療志業,未來民眾也許看得到病,卻會面臨看不好病、就不了命的窘境。

健保總額 台大醫院 醫學中心

延伸閱讀

台大醫院教授性騷案挨轟慢半拍 院長:未延遲處理、他若再出現會驅離

病患年就醫逾「2百次」跳出警示 蘇一峰:個人健保總額才是解方

老人免健保費「繳稅門檻5%」可行? 邱泰源指應維持現狀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表揚科研重大貢獻

相關新聞

國家級警報響 上午9時40分花蓮縣地震、7縣市震度3級以上

上午9時40分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宜蘭、花蓮。中央氣象署針對花蓮縣發布災防...

成人5癌篩檢 乳癌陽追率最高

去年有四八一點九萬人次的國人接受免費成人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肺癌,每一百名陽性反應個案中,八十...

菸害防制法新法滿2年 電子煙吸食人數不減反增

菸害防制法新法於二○二三年三月廿二日起施行,重點為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及其必要組合元件,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廿歲等,但上...

最新研究!癌友維持肥胖 5年後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多10%以上

常有人說「健康從減肥開始」,不過當疾病侵擾時,身體多出的「份量」或許能夠成為救命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中,體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五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整整高出10%以上。

最大震度3級!高雄甲仙12:23發生規模4地震 6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今發布第114075號地震報告,高雄今中午12時23分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位於高雄甲仙區,地震深度14公里,屬...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