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增2重症 出生4天男嬰併肝炎113年最小個案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出生4天新生男嬰及南部10多歲男童,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與腸病毒D68型,且男嬰為今年重症年紀最小個案。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在例行疫報指出,12月22日至28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4434人次,較前1週下降10.6%,疫情呈下降趨勢,但仍處流行期;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上週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今年腸病毒累計共10例重症,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克沙奇B4型、伊科病毒11型及腸病毒D68型各1例;近期疫情仍在流行期,但處於下降趨勢,預估明年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新增重症中,北部男嬰為今年重症年紀最小個案,12月中旬出生,第4天開始發燒、黃疸、血氧降低,檢驗發現血小板下降、肝指數升,收治加護病房,確診感染伊科病毒11型,研判併發肝炎、血小板低下與凝血功能異常重症;經治療病況穩定,住院約10天,於12月下旬出院。
林詠青說,伊科病毒11型為新生兒感染腸病毒較常見型別,且新生兒症狀多為發燒、活動力、食慾下降、紅疹、腹瀉、嘔吐等,與典型腸病毒症狀不同,不過有可能造成凝血功能異常、心肌炎、肝炎、腦炎等併發重症;經疫調發現,此個案出生前1到3天雙親有發燒症狀,推估產婦周產期間感染傳染新生兒。
另1例重症,林詠青指出,為10多歲南部男童,沒有潛在病史,12月上旬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症狀,至診所就醫,診斷為一般感冒,但發病1週後開始頸部肌肉疼痛、右手無力。
林詠青表示,個案因症狀持續未緩解智急診就醫,經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頸椎疑似有脊髓炎,併確診腸病毒D68型,研判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12月下旬已順利出院,共住院約2週。
林詠青提醒,腸病毒D68型症狀,較少有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多是類似感冒的發燒咳嗽流鼻水,但可能併發肺炎、腦炎、肢體麻痺、無力情況。疫調發現,此個案雙親、手足在發病前後也有上呼吸道症狀,但未經過檢驗,同班同學也有上呼吸道症狀,但流感快篩為陽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