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市府贏了!環境部直接撤銷中火1800萬罰鍰 法院認定違法

美恐參戰大規模轟炸伊朗?專家曝最壞後果:付沉重代價

准了!金管會宣布通過永豐金、京城銀合併案

跨年夜外食注意 食品稽查:春水堂、涮乃葉食安亮紅燈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113年公共運輸場站周邊餐飲業稽查專案」。圖/食藥署提供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113年公共運輸場站周邊餐飲業稽查專案」。圖/食藥署提供

現代人外食比例高,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113年公共運輸場站周邊餐飲業稽查專案」,上榜的業者不乏民眾熟悉的品牌,如春水堂、涮乃葉、四海遊龍等,分別因為原料檢出防腐劑、湯底標示問題以及貯存過期的蒜味油膏桶,地方衛生局已裁罰業者或上游供應商。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表示,為提升公共運輸場站周邊及內部餐飲衛生安全,於今年9至10月聯合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稽查公共運輸場站周邊及內部餐飲業者,查核重點包含食品業者登錄、逾有效日期食品或原料、直接供應飲食場所標示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等,並抽驗相關產品。



鄭維智指出,此次專案共查核128家,其中有1家業者,被查獲貯存逾有效日期食品原料,及1家標示不符規定;抽驗273件成品及食材,3件麵製品及豆製品分別檢出防腐劑及殺菌劑不合格,1件自製飲品複抽驗仍檢出腸桿菌科不合格,違規業者及產品均由轄管衛生局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辦,總計裁處新台幣19萬元整。

本次共有6家業者被裁罰,分別為四海遊龍新竹民族門市,因被查獲效期分別到2024年9月6日及8日的蒜味油膏桶,因原料逾有效期限,由新竹市衛生局裁罰6萬元;涮乃葉台南遠百成功店,則是直接供應飲食場所未標示火鍋類食品的湯底及品名,總公司雲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登記在台北市南港區,由台北市衛生局裁罰4萬元。

成品及食材抽驗部分,吃得巧海苔飯卷彰化民生店,因自製紅茶腸桿菌科超標,由彰化縣衛生局裁罰3萬元;吃得巧海苔飯卷彰化新生店和高雄龍一美食館橋頭店,都是豆乾檢出殺菌劑過氧化氫殘留,產品來源均為雲林縣「百豐商行」,由雲林縣衛生局合併裁罰供應商3萬元;春水堂台南遠百店的細麵,被檢出檢出防腐劑「苯甲酸」,依規定為不得檢出,台南市衛生局裁罰製造商「福昇食品有限公司」3萬元。

食藥署呼籲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遵守食安法相關規定,如有違反GHP規定,經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或貯存逾有效日期食品,違反食安法第8條或第15條規定,依同法第44條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

另食品製備流程應符合衛生安全,倘供應餐食不符衛生標準,經命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者,則違反食安法第17條規定,依同法第48條處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品名標示健康字樣,違反食安法第28條規定,依同法45條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

食安 衛生局 抽驗

延伸閱讀

80歲免評巴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修法通過 勞動部:深感遺憾

「華爾街天后」沒證卻教人操盤美股 吸2007萬元判2年2月無法緩刑

別只記得跨年…沒繳「1費用」 過了今天最高恐噴3000元

金管會盯防詐 虛擬資產金融交易訂四門檻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