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鐵便當又出包!丸子「咬不斷」疑藏塑膠繩 公司致歉回應了

川普點頭了? 以色列總理:不排除「斬首」伊朗最高領袖

政治評論員李正皓驚傳遭歹徒噴辣椒水 已報案驗傷不排除預謀犯罪

2030癌症死亡降三分之一 陳建仁:破解肺癌是重中之重

國內10位頂尖肺癌防治權威專家,齊聚共商「健康台灣肺癌防治領航策略聯盟」籌組。記者賴昀岫/攝影
國內10位頂尖肺癌防治權威專家,齊聚共商「健康台灣肺癌防治領航策略聯盟」籌組。記者賴昀岫/攝影

最新公布的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已連2年成為「癌王」,中研院士楊泮池說,2022年肺癌佔整體癌症死亡率21.8%,比肝癌來得高,但尚無明確的發生原因,賴清德總統提出「健康台灣」政策,目標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直言,要達成該目標,破解癌王「肺癌」是重中之重。

陳建仁指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診斷期別攸關存活率,診斷期別越早存活率越高,由2011年至2022年的肺癌標準化死亡率數據來看,已有16%的降幅,不過肺癌仍是長期以來國人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早期篩檢及診斷,提升早期發現的比例,盡早接受治療,是提升肺癌存活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為此中研院院士楊泮池領軍,號召國內10位頂尖肺癌防治權威專家,齊聚共商「健康台灣肺癌防治領航策略聯盟」籌組,以「落實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為三大目標,致力於提升肺癌篩檢普及率、導入精準醫療工具及完善治療策略,全面強化肺癌防治能量。

楊泮池說,台灣每年約增加1.8萬名肺癌患者, 有一半的患者在第四期被診斷,用了很多資源存活率卻不好,所以早期診斷最為重要,早期發現自然會降低死亡率,再來是要找出病因,為何三分之二患者沒抽菸卻罹患肺癌。

楊泮池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計畫實施2年半來,已有13萬人接受篩檢,其中早期個案占8成以上,目標在2030年超過現行篩檢量的4倍,達55萬人,但目前五癌篩檢中,僅乳癌及子宮頸癌有翻轉期別,早期確診比例高,肺癌晚期確診比例仍偏高,而且篩檢族群偏小眾,建議必須根據最新研究結果持續擴大篩檢族群。

在精準治療方面,楊泮池說,篩檢檢出率增加後,也會增加肺癌診斷的量能負擔,AI數位工具協助醫師進行影像自動分析,提供標準化判讀報告,縮短診斷時間,並提高診斷準確度,也能幫助縮短診斷等待時間,減少病患焦慮,讓早期肺癌患者能更快接受治療。

楊泮池指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有效提升預後,對於延長存活時間有重大影響,超前部署完善早期治療,可幫助降低復發、延長存活,將會是肺癌死亡率下降的關鍵指標,深度解析國人癌症患者的個人化癌化程度或用藥反應,則是發展精準醫療的新策略。

在台灣約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沒有吸菸,預防一定要知道發生原因,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說,現在不抽菸的肺癌患者愈來愈多,女性患者也增加,可能的危險因子除了抽菸、空汙、油煙等,還有甲醛等室內空汙,或者含石綿的化妝品等,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研究沒有這些危險因素的患者,為什麼愈來愈多。

另外,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今天舉辦「健康投資政策建言」記者會。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在2025至2050年間會面臨各種不同世代多元健康照護負擔,例如年輕人跨世代健康照顧負擔、老化疾病加速醫療負擔、罕見疾病照護、長照照護、心理衛生問題等,都需要社會整體資源投入。

陳秀熙建議,解決健康照護議題, 必須有前贍系統規劃、精準智慧科技、資源可近平等、共融世代包容、健康平等人權、國際永續經營,讓台灣全民以「健康台灣」為基礎,邁向2050 年全世界追求健康平等的目標。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政府應建立合理的醫事人員薪資制度,確保薪資與工作強度、專業技能及責任風險相匹配;其次,優化醫事人員執業環境至關重要,政府也應加強醫院管理政策。而政府更要重視投資醫事教育與人才培育,並需要和醫療機構、社會大眾需共同建立對醫療支出的正確認知,將醫療投資視為國家發展的基石。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林綉珠表示,應優化醫護勞動權益強化醫療體系韌性,才能迎向超高齡社會的醫療需求及全球人力短缺的事實,提升護理人員的薪資待遇、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強化護理環境韌性,不僅是保障護理人員權益的重要措施,更是為整體醫療體系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石。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右5)表示,台灣在2025至2050年間會面臨各種不同世代多元健康照護負擔。圖/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提供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右5)表示,台灣在2025至2050年間會面臨各種不同世代多元健康照護負擔。圖/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提供

肺癌 死亡率 患者

延伸閱讀

財劃法衝擊大 卓揆盼導回正軌:加強地方溝通共推修法

65歲以上老人免繳健保費 醫界大老搖頭:不合理

長者免健保費修法 各界疾呼應精密計算再決定

前鎮漁港船員會館旅館遲未開幕 漁業署重新接手成燙手山竽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