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頂多活3個月? 陳文茜駁謠言:別人的統計存活率與我無關

賴政府抹紅發酵…舉報區桂芝 蔣萬安應挺身「捍衛言論自由」

鋒面+冷空氣接力 吳德榮:溼冷如冬 明晚起雨區漸擴大

這病無疫苗、特效藥!中日呼吸道疾病疫情升溫 醫:免疫負債影響

大陸「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日本「蘋果病」、黴漿菌疫情升溫。新華社
大陸「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日本「蘋果病」、黴漿菌疫情升溫。新華社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日本「蘋果病」、黴漿菌疫情升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分析,都是受免疫負債影響,這幾種疾病都沒有疫苗,得靠戴口罩勤洗手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日前警告,症狀與流感、COVID-19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中國稱「人類偏肺病毒」)感染病例,入冬後在中國明顯增加,尤其以14歲以下及北方省區尤其明顯。

日本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及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肺炎患者數,也雙創10年來同時期新高紀錄。

黃立民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說明,這幾種病毒都是呼吸道病毒,其中HMPV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親戚,同樣會引起感冒,且比較會往下呼吸道跑,引起肺炎的機率較其他病毒高,因此發生大流行時,感染到抵抗力較弱的人,就會看到肺炎人數增加,讓疫情看起來比較嚴重。

HMPV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抗病毒藥物,黃立民說,高風險族群為幼兒、老人和免疫力較差者,若有糖尿病、腎病或肝病等慢性疾病,也要注意;一旦發生感染,就只能用氧氣、呼吸治療,萬一變嚴重,「就要靠一點運氣了」。

至於日本的蘋果病和黴漿菌疫情,黃立民分析,與中國的HMPV疫情一樣,都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免疫負債造成,且因為類似的呼吸道疾病太多種,才讓人覺得「一直還不完」,等一個一個感染完、把債還完,就會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黃立民指出,台灣流行黴漿菌已經半年,近期疫情開始往下走,顯示免疫負債已經「還得差不多」;傳染性紅斑則因台灣一直還沒有還這個債,比較需要留意感染個案有沒有增加,其幾乎全年齡都會感染,但仍以小學生、幼稚園最多,最害怕感染孕婦,恐造成流產、死產或胎兒異常。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這幾種傳染病都是呼吸道病毒,近期蘋果病僅零星發生,沒有觀察到患者增加的狀況,疾管署會持續監測呼吸道疫情變化,若有發現變化,將再對外報告;近期天氣較冷,各類病原可能比較活躍,呼籲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呼吸道防護,避免感染。

疫情 病毒 肺炎 蘋果病 黃立民 黴漿菌

延伸閱讀

陸「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大流行!兒童染病激增 醫:沒疫苗也沒特效藥

醫院麻疹群聚擴大+7 有醫師、護理師 接觸者破千人

流感最快下周達流行期 明年元旦起全民免費打流感疫苗

長者感染「1種病毒」死亡率是流感的2倍!超高齡社會慎防「RSV呼吸道融合病毒」

相關新聞

84.1公尺! 台灣最高樹 笑傲東亞

由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大共組「找樹的人」團隊,在二○二三年一月於台灣中部大安溪源頭溪谷附近,發現樹高八十四點一公尺的台灣...

「焚風故鄉」大武創今年最高溫36度 民眾喊受不了 :這不是春天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台東地區發布焚風高溫,其中,有「焚風故鄉」稱號的大武鄉,今天上午11點39分測得36度...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