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調查 中生代民眾最了解卻也最排斥 公衛師曝原因

歌手林威良(左一)與五位2D偶像Vtuber擔任公益代言人,期待深化社會對愛滋的正確認識與正向態度。記者李青縈/攝影
歌手林威良(左一)與五位2D偶像Vtuber擔任公益代言人,期待深化社會對愛滋的正確認識與正向態度。記者李青縈/攝影

響應日前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紅絲帶基金會針對民眾對愛滋病的了解程度,跟感染者態度調查。公共衛生師李芳盈表示,部分民眾對愛滋病有一定了解,但在新興防治觀念「U=U」(測不到病毒就不會傳染)不熟悉,並且存在明顯世代差異,其中中生代族群對愛滋病了解比率最高,但卻也是有最高比例害怕日常周遭的感染者。

1984年12月台灣發現第一例從美國入境的愛滋病患,至今年已邁向40周年,紅絲帶基金會委託民調公司,針對全國18歲以上完成千份以上的問券。

李芳盈說,經過分析後,受訪者在知識、態度存在世代差異,越年輕的族群對愛滋感染者相對友善,但整體有7成5的民眾,知道愛滋病毒的傳染方式,且有逾7成者了解愛滋病可透過穩定服藥控制。然而,仍有57%民眾不清楚穩定服藥後,測不到病毒就不會傳染。

依照年齡層區分,李芳盈表示,熟齡族群對愛滋病了解最低,連如何傳染都只有一半的人知道,願意共餐、共事的比例低較第;中生代族群對於愛滋病了解程度最多,但卻也是最害怕的一群人,不願意共餐、共事比例最高;年輕族群雖然對愛滋病了解比例不高,但願意共餐、共事的比例最高。

李芳盈推測,由於愛滋發現40年,正好跟中生代年齡相近,即40至49歲族群,可能是受到學習階段接觸到的愛滋資訊影響。當時愛滋認識還不多,感染者的狀況嚴峻,也沒有較好治療方法,導致雖然認識愛滋,但卻仍抗拒共事、共餐。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愛滋新感染的個案逐年下降,今年截至11月底新通報感染愛滋人數為921人。接下來除了加強愛滋篩檢、衛教外,也會加強推廣U=U概念,讓民眾了解穩定治療個案就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紅絲帶基金會顧問林頂呼籲,政府對於愛滋預防與篩檢等的相關資源,不要因疫情下降而影響到財務的補助減少,造成因為財務的緊縮,導致教育宣導與預防篩檢的服務中斷的情勢。

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愛滋病影響台灣已經四十年,建議重新針對AIDS給予新的定義,希望藉由對於愛滋感染者與患者接納(Acceptance)、公平對待(Inclusion)、開啟雙邊對話(Dialogue)以及建立更多社會支持與包容(Support),一起戰勝愛滋病的傳播。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近日攜手跨世代公益代言人——暖心歌手「林威良」與五位2D偶像Vtuber,分別為瓦西瓦瓦、依可露、希妮•亞里絲、詩雨蔻達、神無月鹿比,共同推動愛滋防治教育,力圖打破世代隔閡,深化社會對愛滋的正確認識與正向態度。

愛滋病 病毒 財務

延伸閱讀

雲林育仁國小絲竹樂團獲基金會捐款 換新樂器盼再創佳績

🎧|「二十世紀的黑死病」如何轉變為可治療的慢性病?專家揭露40年來愛滋病的生與死

新北瑞芳爪峰里共餐甜湯充滿愛 志工手做芋圓新鮮又健康

國內愛滋感染者較去年同期增 疾管署曝主因「免驚慌」

相關新聞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