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分級醫療無效? 輕症仍奔大醫院 邱泰源:落實家醫制度

政府不斷宣傳,「大病到大醫院、小病到小醫院」,以分級醫療就醫省錢又省力,也避免浪費醫療資源。不過,民眾不甩這制度,醫學中心的急診壅塞未改善。健保署長石崇良昨日表示,年底將重啟大型醫院門診減量措施,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改革是共識,重點是要讓民眾回到社區。
邱泰源指出,分級醫療的精神是把病人引導到基層,醫療分配是最困難的事。關於重啟大醫院門診減量2%,將考量各地區醫療資源差異,採取因地制宜做法,並加強民眾衛教觀念,減少「輕症跑大醫院」的觀念。
邱泰源表示,政府數年前積極推動分級醫療,提出許多策略,包括民國76年起,即設置「台灣醫療網計畫」,建立分級醫療制度。民眾累積的看病習慣一時要改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各醫療單位、民眾一起努力。
立意良善的分級醫療政策,仍有許多需要改善,邱泰源強調,衛福部會納入各界意見共同討論,最重要的是「站在民眾立場著想」,民眾覺得到哪裡安心就會到哪裡就醫,社區若有了解患者與家庭的家庭醫師,即時給予專業上的幫助,就不需要大費周章地跑到大醫院。
邱泰源期待,台灣能奠定扎實的家庭醫師制度,尤其在高齡化社會下,老人希望在社區獲得良好照顧。他指出,賴清德總統推展「健康台灣」,特別加強醫療長照政策,結合社福安全的整合性照顧,這套制度建立後對,分級醫療會有很大幫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