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分區共管 健保署重啟門診減量
分級醫療實施多年,卻不見成效,為此,衛福部健保署決議,預定年底重啟醫學中心、區域門診減量措施,但不再採取統一規範,而是分區共管,由各區召開會議,要求轄區內門診比率偏高的醫院降低門診量。然前署長李伯璋說,「沒人願意當壞人」,實施成效有限。
健保署曾要求大醫院降低初級照護門診件數,一○六年醫學中心初級照護件數不得超過前一年的九成,一○七年進一步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門診件數降低百分之二,超過部分不予分配總額,一○八年再度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再降低門診件數百分之二。不過,一○九年爆發新冠疫情,全部做罷。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這次將以門診占比偏高的醫學中心為實施對象,要求降低門診次數,否則不予分配總額,除了落實分級醫療,也可保障健保點值。
對此,李伯璋表示,部分國人仍有名醫迷思,而大型醫院也不可能主動將輕症患者轉至基層診所,加上分區共管時,沒人願做壞人,點名要哪家醫院減少門診患者,預估新制上路分級醫療成效仍有限。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透過各分區共管,針對門診比率高於平均值,或上升趨勢較陡的大型醫院,找出原因改善。不過,醫學中心不可能拒絕輕症患者就醫,若想落實分級醫療,理應調高部分負擔,才能引導民眾改變就醫行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