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為高凌風、豬哥亮排解道上糾紛 縱貫線教父「黑松」過世

警車停路肩執行測速照相 70歲婦人騎車撞上送醫不治

廖峻中風躺7天轉出ICU 兒報佳音:目前沒有生命危險

淡江大橋工程難度高 進駐日本技師對台灣颱風假印象深刻

淡江大橋工程由來自日本PERI Japan的平澤純(中)擔任技術指導技師、來自馬來西亞隸屬PERI亞太本部的Gopinath Ramasamy(左)擔任工程指導技師。記者周湘芸/攝影
淡江大橋工程由來自日本PERI Japan的平澤純(中)擔任技術指導技師、來自馬來西亞隸屬PERI亞太本部的Gopinath Ramasamy(左)擔任工程指導技師。記者周湘芸/攝影

淡江大橋由普立茲克建築大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設計,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由於橋墩設計隨著高度有3D曲面變化,加上燈柱傾斜等設計增加施工困難度。來自日本的技術指導技師平澤純也直呼,淡江大橋從頭到尾都很困難,而台灣這2年颱風很多,獨有的颱風假制度也讓他印象深刻。

淡江大橋目前工程進度77%,預計明年底完工,2026年上半年通車,主要由中興工程及工信工程興建及監造。此次工程也邀請來自日本PERI Japan的平澤純擔任淡江大橋技術指導技師、來自馬來西亞隸屬PERI亞太本部的Gopinath Ramasamy擔任淡江大橋工程指導技師。

平澤純表示,淡江大橋主橋塔外型變化大,去年2、3月才完成第一層交織,今年初才做到河濱段U22,目前已經施工到U38。台灣颱風很多,去年有17個颱風,今年有25個,所幸在事前防備下才能安全施工。他也說,台灣有停班停課、颱風假的制度,這在日本是完全沒有的,透過氣象署的預報提前整備,對施工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平澤純指出,他同時也投入越南胡志明市捷運工程,相較之下台灣在施工安全進步很多。他也分享,以往興建橋梁的經驗是基底最困難,愈往上興建會愈簡單,但淡江大橋是從頭到尾都很困難,對他來說印象深刻,可以參與到世界級工程感到很光榮。

此外,淡江大橋所使用的橋體鋼構結塊約500噸,須從台北港一塊塊載運至工區,除了仰賴技術也要看天吃飯。今年30歲的吳明修是淡江大橋工程最年輕的吊車司機,同時也負責以平台船載運鋼構結塊。他與60歲的父親吳昱樺皆隸屬昭伸企業,2人皆於淡江大橋擔任吊車司機。

吳明修表示,吊車工作需日曬雨淋,連颱風天也要來確認現場,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做,國內具有海上作業技術的人愈來愈少。他過去曾做過汽車烤漆、物流及夜市擺攤,看著父親投入吊車工作逾40年,想著薪水高又能學技術,決定一同投入,目前已有6、7年資歷。

他也說,父親在工地現場對他要求嚴格,對他來說是壓力也是成長的助力。18歲投入工地的父親有意在未來幾年內退休,淡江大橋也可能成為他們父子倆最後一個一起完成的工程。

吳明修是淡江大橋工程最年輕的吊車司機,同時也負責以平台船載運鋼構結塊。記者周湘芸/攝影
吳明修是淡江大橋工程最年輕的吊車司機,同時也負責以平台船載運鋼構結塊。記者周湘芸/攝影

日本 淡江大橋 颱風假

延伸閱讀

中鋼獲高雄市環保局優良營建工地獎項 積極投入環保工程、降低空污

僅1瓶定價2146萬元…日本酒廠挑戰人類創舉 擬在國際太空站釀酒

桃園「平鎮臨時站火車ㄅㄨㄅㄨ要來了」網熱議 2026年底啟用

日本首相:日本可在全球晶片領域扮演「核心角色」

相關新聞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金門今日清晨再度籠罩在濃霧中,導致海空交通全面停擺,小三通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與泉州石井的航線,從上午7時45分起全面停...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觀光署發文要求「勸阻」遊客赴陸? 業者曝影響程度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發表「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談話,提及在兩岸交流上,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