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冬天發病率增4成!肚痛蔓延一部位要注意 醫:恐引發生命危險

天氣越來越冷,隨著食慾上升,飲酒跟食用油膩食物的機會也變多,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提醒,近期腸胃疾病患者有顯著上升,特別是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和腸胃型感冒等最常見。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急性胰臟炎」,發病率比夏天高出40%,若出現腹痛時蔓延至背部,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單純的胃痛,應及時就醫。
錢政弘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解釋,冬季血管容易收縮,胃部周邊的血管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胃部缺血,進而增加胃潰瘍的發生風險,若胃潰瘍併發胃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大便變黑、貧血、臉色蒼白、冒冷汗等症狀。除了胃潰瘍,腸胃型感冒也是冬季常見的腸胃問題,主要症狀為腹瀉,若腹瀉情況嚴重,心跳加速,持續三天且伴隨發燒、忽冷忽熱的感覺時,應立即就醫。
另外,冬季進補油膩的食物(如麻油雞),也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及急性胰臟炎。錢政弘分析,急性胰臟炎在冬季的發病率比夏季高出4成,若出現腹痛,且疼痛從上腹部向背部延伸,與一般胃痛的感覺有所不同,應迅速就醫,「急性胰臟炎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至於急性胰臟炎為何這麼嚴重?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胃腸科主治醫師林榮鈞表示,當胰臟發炎,胰臟內消化液無法排出時,則會「反芻」消化自己的組織,輕微發炎人體會自行吸收,若持續發炎,胰臟組織遭消化液侵蝕、壞死,突破到胰臟外形成「偽囊腫」,在體內持續產生感染、發炎,據統計有7%的病人會產生偽囊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