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打高嘉瑜...林秉樞病危葉克膜維生 父哽咽「99.9%以上難以救活」

公幼平價課留大受歡迎 老師兼廚工、打假卡操勞嚴重

MLB/越想越氣!鈴木一朗就差1票 美國記者抱不平

國人安眠藥使用量5年增22% 醫分析受這三大因素影響

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部主任廖士程說,就以往經驗,每10人患有憂鬱、焦慮個案中,僅2至3人願意向外求助、就醫,但隨著衛福部推動青壯世代心理諮商方案,讓民眾更願意外出求助,也增加了安眠藥的使用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部主任廖士程說,就以往經驗,每10人患有憂鬱、焦慮個案中,僅2至3人願意向外求助、就醫,但隨著衛福部推動青壯世代心理諮商方案,讓民眾更願意外出求助,也增加了安眠藥的使用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5年來,國人安眠藥用量持續增加,去年全台共開立11億6725萬顆,相較108年的9億5686萬顆增加22%。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部主任廖士程說,依中研院1995至2020年,每隔5年進行社會變遷研究發現,國內各年齡層常見的焦慮、憂慮精神疾患盛行率,於2005年到達高峰後,近年來都已微幅降低,僅有30至44歲族群盛行率,於2010至2020年達到25至27%,約每四人就有一人為最高。

但為何精神疾患盛行率下降,安眠藥使用情形卻上升?廖士程說,這可能原因分為三種,第一、健保署資料統計,恐無法反應國人焦慮的實際狀況,原因是抗焦慮劑、安眠藥除了治療焦慮、失眠外,也可緩解肌肉鬆弛、抗癲癇或不自主運動等適應症。

其次,就以往經驗,每10人患有憂鬱、焦慮的個案中,僅2至3人願意向外求助、就醫,衛福部推動青壯世代心理諮商方案,讓願意外出求助個案增加,正向來說,有更多的原先不用就醫的潛在病人願意外出就醫。

第三,高齡長者受到慢性疾病、睡眠變化等影響,失眠問題確實較年輕族群容易發生,也造成安眠藥使用增加。

廖士程說,醫學研究發現,對於憂鬱症、焦慮症、原發性失眠等進行藥物治療效果,與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等非藥物治療效果相差不多。台灣就醫可近性高,藥物又有健保給付,相對來說,非藥物的治療給付,略嫌不足,民眾使用率也不高,政府相關單位應多加思考增加給付。

廖士程說,健保署的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包含生活諮詢,期盼透過飲食、運動、睡眠等諮商進行改善,建議民眾應做好自我睡眠及健康管理,如果可以應採用非藥物治療模式,或至整合型照護門診由醫師進行整體評估,給予更為完整的治療。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健保署 失眠 心理治療 憂鬱症

延伸閱讀

女子電波拉皮麻醉昏迷身亡 衛福部出手將釐清「這件事」

中山美穗疑熱休克猝逝 台大急診醫分析兩大常見原因

往前跨一步! 健保署明啟動「家醫大平台」測試版

健保財務吃緊 逾千人上街反加稅補健保 健保署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嘉義強震「金財神大樓」牆壁龜裂 全聯玻璃窗全震碎、貨架倒一排

嘉義大埔今天凌晨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在地人驚嚇一晚不敢睡覺,有學者呼籲未來可能餘震不斷,需要提高警覺。臉書粉專「綠豆嘉義人」也持續分享嘉義和台南地區的災情,其中,嘉義市金財神大樓剛補好的牆出現大片龜裂,以及民權路上的全聯玻璃被震破,畫面相當震驚。

嘉義6.4強震「白色地光狂冒」…異象畫面曝光 阿里山監視器全都錄

嘉義大埔今(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規模6.4強震,地震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中南部出現許多嚴重災情。同一時間,有人發現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監視器,拍到6.4地震當下,鏡頭被震到不停搖晃,數秒後嘉義各地竟此起彼落冒出多次白光,接著還發生區域規模斷電。

9縣市發低溫特報「溫度下探10度」影響持續到明上午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今天下午4時31分針對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到明天上午,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