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朗熱爆高溫飆35度以上 吳德榮:周五轉冬天至少溼冷3天

一句武統 風聲鶴唳 國人開啟「自我言論審查」

急診醫師遇孩子滿是瘀青、傷口 社工通報社會局「已3次兒虐」…最後身亡

一名孩童疑似4次遭虐致死,照片為示意圖,非內文當事人。 圖/ingimage
一名孩童疑似4次遭虐致死,照片為示意圖,非內文當事人。 圖/ingimage

兒虐案件層出不窮,一名兒科急診女醫師在社交平台透露,在急診遇到一位瘦小、滿身傷口與瘀青的1歲多孩童,陪同他的媽媽卻看起來沒有很緊張,後來原PO打給醫院社工通報兒虐,才從社會局得知該名孩童先前已被另一家醫院通報2次兒虐。對此,原PO醫院的醫師、護理師、社工多次與社會局開會,院方要求替孩子另找安置家庭未果,1個月後孩子又送急診,卻已到院前死亡。

原PO在Threads上開頭直言,「兒虐事件真的很可怕,如果沒辦法阻止,很多加害者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繼續虐待孩子」。她說之前遇到一位1歲多、第一次被救護車送來急診的孩童,對方身形瘦小,且身體遍布瘀青與傷口,處於昏睡狀態,陪同的母親卻看似沒有很緊張。原PO因考量該名1歲多個案身體狀況聯絡兒童加護病床,並打給醫院社工通報兒虐,之後社工再通報社會局,才得知該個案已被另一家醫院通報2次兒虐。

社會局社工表示,前2次該孩童個案就醫也是意識不清,還有外傷、腦出血狀況,住進加護病房,之後有出院。當時社會局評估他可以返回原生家庭,但1個月後再次昏迷,送至原PO所在醫院,因此後來醫院醫師、護理師、社工多次與社會局開會,院方強烈要求社會局另外替個案找安置家庭,但是社會局社工因此案無法得知施虐者為何人,另尋安置家庭的建議未能實現,於是個案出院又重返原生家庭。只不過孩童出院不到1個月,再次送到原PO所在醫院的急診,卻在到院前已死亡。

有10年前擔任家防社工的網友,分享遇過類似案件的處理方式,「至少10年前還在擔任家防社工時,我和同事們在乎的只有孩子的安危,如果家中的大人說不清楚孩子被誰施虐,也沒做積極處理,代表著照顧者保護不周,本來就可以安置」。

底下留言有不少人批評文中的社會局,但也有人透露社會局社工的難處,「社會局底層公務人員被長官霸凌,還要超時加班、案件又多到爆,燙手山芋直接給菜鳥負責,公務人員要怎麼救?決定小孩去留,要看訪視人員報告怎麼寫 ,受訪視大人掩蓋事實演戲,還能怎辦」。

有網友則表達對文中孩童的不捨, 「為這孩子感到悲哀跟慶幸,悲哀的是你來到世間得到這麼多苦痛,慶幸的是只痛苦1年不是長年累月」、「曾有機會救一把的,比起沒機會救的更讓人難過」、「真的好難過,3次了!我們本來有機會救他的」。

★《聯合新聞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受虐兒 社工 虐童 醫師

延伸閱讀

高雄玉蘭花阿嬤遭兒踹頭辱罵心軟不想告 社工協助驗傷、安排安置

台中7歲男童與母陳屍租屋處 社會局:家防服務個案

謝宜容翻版?陽明教養院疑再傳主管霸凌案 社會局還原:接獲投訴即刻處理

寫功課不專心 台南父毆打5歲童致右肩、右上臂瘀青被判3月

相關新聞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TPASS 2.0首月回饋來了!3.6萬張電子票證今起開領

為擴大TPASS政策嘉惠範圍及鼓勵民眾搭乘公共運輸,交通部於2025年1月推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截...

國家級警報響 上午9時40分花蓮縣地震、7縣市震度3級以上

上午9時40分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宜蘭、花蓮。中央氣象署針對花蓮縣發布災防...

成人5癌篩檢 乳癌陽追率最高

去年有四八一點九萬人次的國人接受免費成人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肺癌,每一百名陽性反應個案中,八十...

菸害防制法新法滿2年 電子煙吸食人數不減反增

菸害防制法新法於二○二三年三月廿二日起施行,重點為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及其必要組合元件,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廿歲等,但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