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美穗疑浴室「病死」 醫提醒冬天泡澡7症狀、2禁忌

54歲日本女星中山美穗今天被發現在東京自宅浴缸猝逝。圖取自NHK
54歲日本女星中山美穗今天被發現在東京自宅浴缸猝逝。圖取自NHK

54歲日本女星中山美穗今天被發現陳屍在東京自宅浴缸,日本警視廳研判她有可能是病死,確切死因仍待釐清。但近期天氣驟降,醫師質疑,恐與天冷泡澡猝死有關,提醒如有胸悶、喘、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意識模糊或疲累等症狀,應立刻停止泡澡,泡澡時間也應避免超過15分鐘,更不能喝酒後泡澡。

「日本一代女神」中山美穗於家中去世,據日本媒體報導,她被發現倒在位於東京澀谷區的家中浴缸內。中山美穗明年出道即將滿40周年,原定今晚要在大阪舉辦兩場公開耶誕音樂會,但主辦方以她身體不適取消公演,對造成歌迷嚴重困擾致歉,如今卻傳出噩耗,令粉絲震驚與不捨。



富士新聞網報導,參與調查的相關人士表示,從事發現場和中山美穗遺體研判,有可能是進入浴室時因為劇烈溫度變化,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的「熱休克」(heat shock),也有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在浴缸內溺死,現階段已知無明顯外傷等情況,警視廳正詳細調查死因。

中山美穗陳屍地點於浴室,是容易發生猝死的場域之一,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從媒體揭露的訊息中指出,中山美穗近期疑似重感冒,加上她有子宮肌瘤病史,臨床上這類患者,可能會有貧血的狀況,而這會容易導致心臟出問題。



寒冷的天氣泡澡固然舒服,不過一不注意也可能引發危險,林謂文提醒,泡湯、泡澡一定不要再喝醉的狀況下進行,尤其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當皮膚直接接觸到熱水時會導致血管擴張,散熱速度增加會讓脫水狀況變得更嚴重,容易產生低血壓,甚至有人因此頭暈、意識模糊、暈厥,尤其獨自在家泡澡,一但因此沒入水中,沒辦法立即求救,天冷門窗緊閉,裝在室內的熱水器,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引發浴室危機的狀況。



另外,天氣變冷,很多人一回家就會立刻衝進浴室洗熱水澡,林謂文指出,當脫光衣服、皮膚接觸到冷空氣時,血管會收縮、血壓上升、心跳變快,馬上跳進熱水池,會使得血液會全部集中在皮膚,導致臟器、心臟、腦部的血流不足。



林謂文建議,要泡澡可先用溫水預熱,再慢慢進到浴缸裡,可以先讓手腳進到水中感受溫度,身體適應了再慢慢浸下去,同時也不建議水位超過心臟的高度,大概半身即可,泡澡時間也不宜太久,建議10至15分鐘即可,自己泡澡的時候,盡量選擇有空調或通風的地方,一旦出現胸悶、喘、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意識模糊或全身很疲倦等感覺,代表身體可能有一些狀況,一定要終止泡澡。



民眾別認為沒有泡澡,單純沖澡就沒事,林謂文說,年長者或慢性疾病患者,對溫度的感受和耐受度沒那麼好,對交感神經衝擊很大,容易因為血壓上升、心跳變快等發生憾事。



患者 日本 浴室

延伸閱讀

中山美穗驟逝 《情書》雪中大喊 「お元気ですか」永存影迷心中

お元気ですか?中山美穗:致敬日本國民偶像的情書

中山美穗驟逝「藤井樹」發文哀悼 許光漢電影致敬《情書》經典畫面

日本女星中山美穗猝逝 警方研判可能病死

相關新聞

國際IP角色襲台 學者籲多獎勵本土

地方政府近年興起結合國際知名IP辦活動,高人氣的吉伊卡哇、角落小夥伴、海綿寶寶等都成了活動主打,二月落幕的台灣燈會也首創...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台東規模5.7地震威力相當「0.18顆原子彈」氣象署:是獨立事件

地牛翻身,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第114070號地震報告,台東今天下午1時9分發生規模5.7地震,震央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

明起4天雷雨狂炸!周日低溫急凍僅10度 下周挑戰寒流

今天天氣穩定溫暖,但明天起受鋒面影響,一連4天全台各地都要注意陣雨或雷雨,周六還有強烈冷氣團接力,周日氣溫明顯轉冷,中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