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央行理事會明登場…銀行高層曝「大型行庫3警訊」 喊話:房市別再打了

MLB/開轟自謙「有點微妙」 大谷翔平英雄訪問引爆歡呼聲

「橫豎研究所」暫時休戰金秀賢 為這事點名台灣

誤食異物!壯男嘔吐數天胃內驚見大團黑色物體 醫生取出這東西

內窺鏡檢查結果顯示,男子胃內有1團黑色的「不明異物」,經手術取出發現是一對矽膠手套。圖/南投醫院提供
內窺鏡檢查結果顯示,男子胃內有1團黑色的「不明異物」,經手術取出發現是一對矽膠手套。圖/南投醫院提供

誤食異物的個案不時發生,臺灣南投醫院早前處理了2宗病人誤食異物引起腸胃問題的病例。其中1名40歲男子嘔吐數天,且伴隨腹脹噁心的情況,自行服用胃藥不見好轉,所以去醫院檢查。醫生用內窺鏡替病人檢查時,竟發現他胃內有大團黑色的不明物體,經手術取出,一看才知道是一雙橡膠手套!而另1名32歲的男子則因為吞下了4枚2A電池而被送入醫院,所幸最終及時取出,並沒有大礙。

綜合台媒報導,臺灣南投醫院分享了2宗病人誤食異物的病例。1名40歲男子嘔吐多天,並出現腹脹噁心等情況,本以為是消化不良,惟自行服用胃藥數日未見改善,所以前往南投醫院求醫。醫生用內窺鏡檢查時,發現男子胃內有1團黑色的「不明異物」。

胃中取出一對矽膠手套

南投醫院外科醫生許家榮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取出異物,驚訝發現竟是一對矽膠手套。原來男子誤吞了矽膠手套後,而矽膠無法被胃酸消化,已在胃內停留了一段時間,變成又黑又硬的異物卡在其十二指腸,導致男子出現難以消化及嘔吐等徵狀。幸好經手術取出異物后,男子腸胃不適的情況得以舒緩,術后不夠1周就可出院。

32歲男吞下4枚電池

另1名32歲男子則是因為吞下了4枚2A電(台稱3號電池)而被送到醫院急症室。X光結果顯示,電池被卡在男子的胃部及十二指腸。肝膽腸胃科醫生黃耀光通過內窺鏡手術,把電池全數取出,而男子手術翌日已可出院。

許家榮醫生指民眾誤食異物的原因繁多,或出於好奇心、身心障礙、長者或幼童誤食等,而誤服的異物也各式各樣,治療上要根據不同情況決定處理方法。如果異物是卡在食道或胃部時,評估過狀況后或可經內窺鏡取出;但如果異物過大,例如上述病例中的矽膠手套,就無法僅靠內窺鏡輔助夾出;或如果異物已抵達腸道,可能卡於小腸處,則需進行手術取出。

另1名32歲男子因為吞下了4枚2A電而被送到醫院急症室。圖/南投醫院提供
另1名32歲男子因為吞下了4枚2A電而被送到醫院急症室。圖/南投醫院提供

誤食異物可致胃腸破裂等嚴重後果

醫生又提醒,誤食異物可能造成食道、胃腸破裂,甚至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等併發症而危及生命。至於吞下異物的嚴重程度有大小之別,要視乎異物是否尖銳或具有腐蝕性、異物停留體內的位置及停留時間長短等。有部份非尖銳的異物或可等待身體自然排出,但如果誤服的異物有危險性,如別針、鈕形電池或巴克球(鋼珠磁石球),就要儘快求醫取出,避免造成嚴重的併發症。

幼兒或長者需慎防誤食風險

醫生又呼籲大眾要放好家中的鈕形電池、尖銳物品等,避免幼童誤食;而長者可以嘗試簡化家中物品擺放,並在物品包裝上用大字體寫上警示詞,以降低誤食風險。

延伸閱讀:

23歲男胃痛求診 醫生怕揭小腸藏3釐米活蟑螂 未及取走隨時斃命

常吃剩飯!OL持續腹痛揭患胃癌 醫生警告3類食物不宜長放冰箱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影/三月雪美景 福壽山農場、梨山1800公尺以上高山今天飄雪

天氣濕冷,福壽山農場、梨山1800公尺以上高山今天凌晨都開始飄雪,農場成一片雪白天地,天池附近積雪已10多公分,三月雪美...

夜間周末門診 2醫學中心擬限縮

健保署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台北區四月正式上路,為因應財務衝擊,各醫學中心均表態將強化轉診機制,下轉病情穩定患者。台北榮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