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到入夜!16縣市豪、大雨特報 3地區慎防雷擊

房門爆裂!女房東穿白衣破門闖屋畫面曝 樋口飯糰老闆按鈴告了

本土麻疹群聚病例+1 同住接觸者也感染、接觸者達300人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麻疹個案。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麻疹個案。記者李青縈/攝影

我國上周一共新增2例麻疹病例,為同一起群聚感染。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新增1例20多歲男性麻疹本土病例,為上周公布的北部30多歲男性的同住接觸者,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目前個案接觸者共328人,將持續健康監測與追蹤至12月21日。今年累積14例麻疹為五年同期最高。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的麻疹個案為上周五本土個案的同住接觸者,11月26日起因出現咳嗽、鼻炎、發燒、喉嚨痛等症狀,11月27日曾至診所就醫;11月29日因後續出現出疹症狀,且因指標個案確診麻疹而被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在當日下午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經醫院通報後檢驗確診。推估是受到上周公布的個案傳染,個案將於明日解除居家隔離。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相關該群聚疫調,也針對與個案接觸之醫護相關工作者,進行疫苗接種史調查,未具抗體者安排儘速接種暴露後預防之MMR疫苗或IMIG免疫球蛋白。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28人,包括同住者2人、醫院及活動地接觸者326人,將持續健康監測與追蹤至12月21日。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郭宏偉我國今年累計14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7例為本土病例含3起群聚,另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2例為航空器群聚感染、其餘3例分別為泰國、柬埔寨及越南。郭宏偉說,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至2023年同期的0到2例,均為五年同期最高。

據各國通報資料顯示,今年全球麻疹整體疫情為近10年第二高,僅次於2019年,今年初驟升後至3月達高峰,目前已回到往年同期水平,今年累積已逾28萬3千例,以歐洲區增加最多。近期於美洲加拿大11月初疫情仍有上升趨勢,尤以新不倫瑞克省及安大略省較為嚴峻;鄰近國家中泰國及越南胡志明市疫情嚴峻且正處高峰。

林詠青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盡速通報,以利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接觸史。

林詠青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民眾出國期間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常見的麻疹五大症狀,分別為發燒、鼻炎、紅疹、結膜炎以及咳嗽。圖/疾管署
常見的麻疹五大症狀,分別為發燒、鼻炎、紅疹、結膜炎以及咳嗽。圖/疾管署

麻疹 醫師 衛生所

延伸閱讀

麻疹通報創5年新高 感染科專家:「1狀況」疫苗也無效

腸病毒疫情達高峰 門急診就診破2.2萬人次

腸病毒疫情達高峰!單周2.2萬人次就診 停班數量4年最多

流感重症202例、釀26死亡 皆為10年同期最高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