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男長期吃一物致「藥物全失效」 醫嘆:敵人衍生強大護甲

抗生素是用來對抗細菌、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不過近日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分享,一名55歲、感染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重症的患者因長期亂吃抗生素,導致全身性抗藥性,最後還是不治身亡。
黃軒近日在臉書發文,強調「常常自己亂吃抗生素,是相當危險行為」,這名55歲的患者長期自行服用抗生素,最終導致全身性的耐藥性,即使醫生已經對症下藥,也無力回天。黃軒感慨道:「我知道敵人是誰、在哪裡,但敵人已經衍生具有強大的護甲,我所有的武器,也全都失效。」
黃軒表示,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每年約有70萬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若不採取有效行動,到了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上升至每年1000萬人,並造成經濟損失達100萬億美元。
黃軒進一步指出,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監測報告,部分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比例相當高,像是「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高達90%,而感染「多重抗藥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發的敗血症,其28天死亡率高達36.5%,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預計到2050年,台灣每5人中可能有1人因抗藥性感染而喪命。
黃軒說明,抗微生物藥物抗藥性指的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對抗微生物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及抗寄生蟲藥物)敏感性降低,導致這些藥物治療感染的效果減弱甚至無效,「這不僅會延長疾病的持續時間,還可能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