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主因與不良習慣有關 吞嚥困難是警訊
民進黨籍前立委簡肇棟罹患食道癌今天病逝;醫師指出,食道癌主因與菸、酒和檳榔等不良習慣有關,且男性罹患機率較高,當出現吞嚥困難、食慾下降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簡肇棟今年9月間感覺食道有異物、無法進食,到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查發現罹患食道癌,且已轉移胃部,但治療前出血陷入昏迷,今天上午病逝,享壽70歲。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腸胃科醫師張育瑞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臨床上發現罹患食道癌的男性高於女性,且以低社經地位族群機率高;而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高峰期落在50歲至70歲間。
張育瑞說,食道癌與抽菸、飲酒和吃檳榔等不良習慣有關,愛喝熱湯、吃醃漬食品、食道曾受腐蝕傷害、吞嚥功能疾病、胃食道逆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也是致癌主因。
他指出,食道癌沒有明顯症狀,民眾發現時已經接近晚期,延誤治療黃金期,所以當出現吞嚥困難、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也可能伴隨火燒心、嗆咳等症狀。此外罹患口腔癌的病患屬於易好發族群,或者有家族史、愛吃醃漬食品的人也要提高警覺。
張育瑞呼籲民眾落實健康生活,把握「避免過燙的食物」、「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有異狀速就醫」3要點,如有異狀及時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