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無照駕駛仍上路? 時力點名藍委的他違規慣犯「被開罰超過300次」

蒙古顛覆世界史!元代中國開啟「歐亞大交流時代」

高雄托嬰中心「換負責人又冒用保母證」再傳虐多嬰! 社會局回應了

微型電動二輪車周末起加強取締 南投縣內領牌僅7620輛

南投縣警局交通隊將配合南投監理站11月30日起,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圖/南投監理站提供
南投縣警局交通隊將配合南投監理站11月30日起,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圖/南投監理站提供

微型電動二輪車納管領牌的2年寬限期將屆滿,微電車11月30日起需領牌並投保後才能上路,面對南投縣內目前僅有7620輛微電車領牌,警方觀察目前路上仍有不少電車未領牌行駛,南投縣警局交通隊表示,將配合南投監理站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最高可處新台幣1200至3600元罰鍰。

南投縣警局表示,全國將實施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與投保強制險新制,未依規定辦理車輛不得上路,騎乘微電車雖免駕照,但須年滿14歲才能騎乘,統計今年1至10月微電車違規取締共1350件,除當場開罰外,禁止駕駛,車輛移置保管;騎乘同樣需要戴合格安全帽,違者將處300元罰鍰,也常見違規項目為乘坐人數超過規定及不依相關規定行駛等。

南投縣交通隊並提醒用路人,各種取締樣態中,除一般機車違規行為,此外不得擅自改裝電子控制裝置,違者最重處5400元罰鍰;亦不得載人及限速於每小時25公里以下,載人者將處300元至600元罰鍰,超速者最重處 1800 元罰鍰,騎乘中應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及夜間行車要開啟燈光,並強調微電車亦不可酒駕、毒駕 ,違者最重處 2400元罰鍰,拒測者處4800 元罰鍰。

南投監理站表示,所有微型電動二輪車均需向監理機關辦理掛牌,並於車輛顯著位置懸掛車牌,且掛牌時須提供車輛購買證明、使用手冊或其他認證文件;「強制險投保」則為微型電動二輪車駕駛人需投保強制汽車責任險,確保事故發生時能提供基本保障。如未依法掛牌,最高處新台幣 3600 元罰鍰 ;未投保強制險,處新台幣500元至1500 元不等的罰鍰。

南投縣警局交通隊將配合南投監理站11月30日起,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圖/南投監理站提供
南投縣警局交通隊將配合南投監理站11月30日起,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圖/南投監理站提供
南投縣警局交通隊將配合南投監理站11月30日起,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圖/南投縣警局提供
南投縣警局交通隊將配合南投監理站11月30日起,於微電車出沒熱點及時段,加強執法取締。圖/南投縣警局提供

南投縣 罰款 電動

延伸閱讀

南投縣適性體育競賽盛大舉行 選手們勇於挑戰自我

微電車違規本月30起取締 台中通過自治條例違規拖吊

影/台中清水市場發2500份物調券「50分鐘領光光」 警趁機插花宣導

只剩9天!電動自行車需掛牌納管 期限一到上路開罰

相關新聞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