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縣大埔鄉傳地震災情 1月21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立委要中研院爭取中火採去碳燃氫 院長廖俊智:朝此方向努力

中研院與台電合作研發去碳燃氫技術,中研院日前舉行去碳燃氫混氫發電技術發布會,展示去碳燃氫混氫發電技術成果。本報資料照片
中研院與台電合作研發去碳燃氫技術,中研院日前舉行去碳燃氫混氫發電技術發布會,展示去碳燃氫混氫發電技術成果。本報資料照片

中火二期環評案引發爭議。中研院台電合作研發去碳燃氫技術,整合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明年起編列「天然氣去碳燃氫MW級混氫發電系統建置及試驗計畫」。教委會今天審中研院預算,吳沛憶、羅廷瑋等多位立委關心此一新能源,質疑此一試驗計畫並未納入中火為實驗場域,希望中研院向政府爭取在中火使用去碳燃氫。中研院長廖俊智回應,目前會朝此一方向努力。

因應2050淨零排放之目標,中央研究院持續研發各項潔淨零碳電力,其中去碳燃氫技術去年整合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並編列「天然氣去碳燃氫MW級混氫發電系統建置及試驗計畫」,總計畫經費12.5億元,其中10億元由中研院單位預算支應,2.5億元為台電配合經費。

羅廷瑋提案指出,該計畫目前僅與台電興達廠合作。依廖俊智在委員會備詢時表示,天然氣仍有空污(二氧化碳)。然而近期中火二期燃氣環評,在二個月內火速通過初審及環評大會,各界譁然。未來中火將有機組六氣+六煤機組,變相擴廠;污染未減,而本試驗計畫並未納入中火為實驗場域。

中研院環變中心主任陳于高表示,明年編列的兩億預算,都是中研院用於開發去碳燃氫機組。外界關心此一研發如果成功,會不會造成需要更多天然氣?但台灣這麼多新能源選項「加起來其實都還蠻勉強的」,而在中研院的政策建議書是希望「每個選項都不要放棄」,也許未來10年、20年的科技會做得更好,因此每個選項都希望從現在開始投入。而不只是學界做,還要跟業界一起合作。

陳于高表示,這個案子跟台電簽的MOU,是從小型、中型到大型。現階段的機組是屬於中型的,大概是5.4Mega,但台電現在運行的燃氣基礎都是500Mega,因此機組還要放大100倍才能正式實現,目前希望能將原本規劃的四年期程縮短為三年。至於去碳燃氫機組的基地,包括中火和通霄都考慮過,中研院希望在中火換新機組時,可以直接把機組放大到一百倍放進去。至於此次選擇興達,是因為興達去年做好的一個系統就是混氫系統,因此不需要重牽管線。現階段的技術台電還無法直接用,未來需要一起合作開發比較大型的機組。

廖俊智則表示,會向政府積極爭取在中火使用去碳燃氫,而除了中火,更希望在全球各地的天然氣廠都有機會使用去碳燃氫,但要看研發是否順利,

中火 中研院 台電

延伸閱讀

今台灣西半部空氣髒 羅廷瑋:對賴清德健康台灣沒信心

郭智輝重申關注新科技能源 水費漲價嗎?有新說法

中市2藍委遭爆闖工地大玩遊具?本尊舉綠營首長開箱反擊

2050淨零碳排 廖俊智:不會排除核電

相關新聞

9縣市發低溫特報「溫度下探10度」影響持續到明上午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今天下午4時31分針對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影響時間到明天上午,包含新北市、新竹縣、苗栗...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