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黃仁勳逢甲9大「口袋名單」沒吃到!盧秀燕曝:會再來

影╱美加州大型鋰電池工廠火勢復燃!劇毒氣體瀰漫 逾1500人急撤離

台東南橫公路邊坡坍方!「雙向道路阻斷」 預計這時間搶通

影/公布長照十大挑戰 新移民呼籲建構無歧視支持系統

新移民對於目前的長照服務仍是「霧煞煞」、成為長照政策「邊緣人」。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及移民/住入權修法聯盟上午在立法院舉行移民照顧者十大挑戰記者會,公布七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並針對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服務體系應提供通譯,提升多元文化敏感度,並發展文化照顧模式,以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的權益等提出建言。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移民對於目前的長照服務仍是「霧煞煞」、成為長照政策「邊緣人」。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及移民/住入權修法聯盟上午在立法院舉行移民照顧者十大挑戰記者會,公布七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並針對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服務體系應提供通譯,提升多元文化敏感度,並發展文化照顧模式,以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的權益等提出建言。記者陳正興/攝影

台灣目前已有60萬的婚姻移民人口,移民家庭面對各種照顧議題,但對於長照服務仍是「霧煞煞」、成為長照政策「邊緣人」。南洋台灣姊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及移民/住入權修法聯盟上午舉行移民照顧者十大挑戰記者會,公布七種語言的長照懶人包,並針對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服務體系應提供通譯,提升多元文化敏感度,並發展文化照顧模式,以及完備新住民照服員的權益等提出建言。

來自馬來西亞的立委羅美玲,日前在立法院總質詢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應肯定沒有身分證的新住民,在台生養子女照顧公婆,工作負擔家計的貢獻,不應將其排除在長照服務之外。姊妹會理事長洪滿枝來自越南,來台已23年,她提到根據內政部移民署2023年的新住民生活調查報告,三成九的新住民在台居住超過20年,55歲以上已有將近一成五,她身邊很多移民姊妹進入中老年,所面臨的問題和當年初來台時已相當不同,像是長期照顧,就是很多姊妹的難題。

南洋台灣姊妹會公布十大挑戰懶人包及政策建言,希望破除語言與制度雙重門檻,讓移民姊妹不再成為長照的隱形群體。姊妹會未來將串連更多公民團體,展開移民照顧政策的倡議行動,包括遊說行政立法部門,也歡迎社會各界下載分享十大挑戰懶人包,幫助更多移民家庭面對長照挑戰,不要獨自承擔,申請長照來幫忙。

新住民 移民署 長照

延伸閱讀

【專家之眼】川普驅逐移民可能的後果

草屯鎮長簡景賢驟逝 投檢相驗死因為自然死亡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赴台中榮總 考察精準醫療照護

吳思瑤偕越南新二代助理現身 籲藍白勿再擋總預算

相關新聞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免疫輔助 翻轉早期三陰性乳癌

在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早期乳癌用藥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後,三陰性乳癌成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經侯明鋒等多名乳癌權威專家請命及病友團體懇請下,健保署擬接軌國際,將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與術後輔助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減輕病友沉重經濟壓力,也讓賴總統「二○三○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健康目標,往前跨一大步。

充電線不用了…丟垃圾桶或回收?環保局、台電曝正解 1條件可換超商抵用金

農曆新年就快到了,不少人都會趁年前大掃除,準備除舊布新。有網友表示,家裡集中了2、30條左右的充電線,卻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對此,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充電線為廢資訊物品類,須妥善分類交給清潔隊回收車。台電表示,由於充電線外層是PVC塑膠皮,不可以丟進焚化爐燃燒,因此務必交由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進行回收作業。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

12強紀念悠遊卡 750多萬所得捐贈3單位 助原鄉基層棒球

悠遊卡公司為慶祝中華隊奪下2024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去年發行紀念悠遊卡,統計共賣出26萬多張、750多萬元紀錄,並承...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