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健保財務危機 醫界專家:政府負擔、補充保費都應調漲

健保財務緊繃,衛福部健保署日前證實,已著手研擬「健保法」修法,預計補充保費費率調整與一般保費脫鉤,且針對六種補充保費項目制定不同費率。針對健保收入,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建議,一般保費、補充保費,以及政府負擔都應該增加支出,讓健保財務收入改善呈現多元微增。
明年度健保總額即將突破9000億元,但如何在總額持續擴大下,增加收入來源成了健保財務的棘手問題。根據去年健保收入來看,75%是來自一般保費收入、補充保費約跟政府負擔各約1成、補充財源占2%、公務預算占3%。
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表示,健保費率目前為5.17%,補充保費費率為2.11%,兩者調整連動,希望修法將兩者調整脫鉤;並且把補充保費現有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6項目,依照資本利得及勞力付出訂定各自費率。因為必須修法,相關措施預計2年後上路。
洪子仁指出,如何補上健保的財務漏洞,還沒有明確正式,初步來看有三個可能來源,一個是從一般保費的薪資估所來;一個是政府負擔增加;一個是補充保費增加。
洪子仁說,政府已經承諾2年不漲保費,依照目前現況3年難免保費還是要調漲,建議應該採「多元微增」,不論是政府支出、一般保費、補充保費都應該增加,也減少調整衝擊。同時他也呼籲,兼差所得等不少是年輕族群等生活費來源,費率應該調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