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孤獨老」 衛福部將在4949處社區據點設靈性課程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左二)說,老盟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現近5成高齡者,3個月完全沒有與人對話、通話,陷入孤獨感、憂鬱,導致心理健康問題。記者林琮恩/攝影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左二)說,老盟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現近5成高齡者,3個月完全沒有與人對話、通話,陷入孤獨感、憂鬱,導致心理健康問題。記者林琮恩/攝影

我國單人、夫婦、單親家庭比率逐年升高,2023年1人家戶比率達36%,衛福部老人狀況調查則顯示,高達3分之1老人選擇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此現象反應家庭功能已無法回應獨居了老人需求,必須結合社區資源;高齡孤獨是全球關注焦點,社家署已編列預算,將在全台4949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設「靈性課程」。

呂建德表示,短短2個月內,全台新增2萬名長者,截至10月已有445萬3213人,占總人口數19.03%,而台灣家庭組織結構,單人戶比率從2021年10%,上升至2023年為15%,僅夫妻同居的比率,也從13%上升至21%,比率增加快速,造成獨居人口上升的嚴重問題。

根據衛福部老人狀況調查,獨居長者65至69歲者最多,占比29.9%,80歲以上為其次,占28.2%,且以女性較多,占比64.8%。長者獨居的原因,喪偶為最多,占70.1%。

呂建德說,有89.1%獨居長者其實有子女,這反應有些人是「自願獨居」,從過去的養兒防老,轉變為「養老要防兒」,自己已要求社家屬,未來統計數據要區分出自願與非自願同居的情況。

日前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獨居老人比率為15.6%,衛福部統計僅有9.11%。呂建德表示,兩者差距是統計方法不同,衛福部統計的比率不僅計算獨居,且要有照顧需求的長者,才會被納入計算。而獨居長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老人孤獨感」,這已是全球趨勢,英國任命孤獨大臣、日本也成立孤獨與孤立事務大臣,美國甚至把孤獨視為公共衛生流行病,台灣則有國衛院統計,獨居長者10.3%感到孤獨。

呂建德表示,全台共設置4949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是獨步全球的社政系統優勢,目前已涵蓋所有村里63.3%,希望在8年內擴充涵蓋率至100%。未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除推動健康促進、老人共餐外,將導入靈性關懷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心理學、情緒輔導,除解決老人孤獨、憂鬱問題,也希望教導長輩如何與子女親人互動,並幫助長輩以更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包括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條例相關概念,也會在課程中推動。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老盟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現近5成高齡者,3個月完全沒有與人對話、通話,陷入孤獨感、憂鬱,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在企業公益支持下,推動「孤獨處方箋」,轉變社區關懷據點,利用「客廳即據點」方式,由健康長輩,到獨居長者家中,關懷難以走出家門的長輩,目前已輔導30社區。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高達3分之1老人選擇獨居,反應家庭功能已無法回應獨居了老人需求,必須結合社區資源;高齡孤獨是全球關注焦點,將在全台4949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設「靈性課程」。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高達3分之1老人選擇獨居,反應家庭功能已無法回應獨居了老人需求,必須結合社區資源;高齡孤獨是全球關注焦點,將在全台4949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設「靈性課程」。記者林琮恩/攝影

孤獨 獨居老人

延伸閱讀

社區清潔員不爽屢遭碎念 持刀攻擊保全後竟稱「失憶」

霸凌案連環爆 衛福部統一29日說明

被指涉霸凌 社工司長蘇昭如:想不起來但不敢100%排除

獨/衛福部第3人涉霸凌 爆主管社政與謝宜容同為菊系

相關新聞

健保總額斷頭制 恐衝擊患者權益

頭痛患者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竟需等五個月;病人術後回診,卻掛不上執刀醫師門診。南區健保分局近三年實施醫院總額制,由醫院...

明晚再有冷氣團南下!6度低溫恐再現 最冷時間點曝光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白天為未來1周最溫暖的一天,明晚再有大陸冷氣團南下,且配合南方雲系北移...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物價飛漲,弱勢家庭負擔更顯沉重。家扶基金會去年底對扶助的弱勢家庭問卷調查,自覺伙食費有困難的家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

台中5寶爸原承諾不再生突又晉升「6寶爸」近況曝光

台中30歲江男,2020年底以「5寶爸」籌孩子醫藥費要賣嬰兒推車引熱議;市議員江和樹今天到江男工作的汽修廠探視,得知江男...

今年健保總額9286億元新高 民團憂保費調漲

今年健保總額拍板,首度突破九千億元,成長金額史上新高。衛福部社會保險司代理司長陳真慧說,今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百分之五點五...

麻疹疫苗詢問度飆高 診所缺貨

麻疹疫情延燒,確診者足跡遍布多處,部分民眾搶打疫苗,卻撲了空,臨床醫師呼籲,衛福部釋出公費麻疹疫苗,供高風險族群自費接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